■戴先任
“结婚找对象已经很难了,还遭遇许多套路。”有年轻人称,由于陷入婚恋黑中介的套路,让他们的婚恋之路变得“难上加难”。在社交平台上,对婚介机构的投诉居高不下,红娘的误导消费与合同的霸王条款成为投诉焦点。
婚介市场乱象由来已久,问题也不少。比如一些婚恋网站或交友平台疏于管理,以盈利为目的,背离了服务属性,甚至设置各种消费陷阱、“桃色陷阱”或“甜蜜陷阱”,以虚假信息吸引消费者,花招出尽,诱导消费者消费,让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不仅是婚恋网站,线下的婚介公司也是乱象丛生。“红娘”欠缺相应的从业资质、诱导消费等问题极为普遍。
婚介机构本应是“成人之美”的“红娘”,却成了诈骗犯罪的“元凶”或“帮凶”,在年轻人婚恋路上挖坑设障,让婚介市场成了滋生诈骗犯罪的温床。 而一些婚恋机构还通过“免责条款”,将风险责任转移给消费者,消费者一旦遭遇骗局,就很难维权。另外,婚介市场缺乏收费标准,缺少行业标准,我国目前缺乏针对网络征婚诈骗的相关法律法规等情况,这都导致针对婚恋机构乱象欠缺有力的制约作用,从而让这些婚恋机构变得更加有恃无恐。
婚恋市场“杀猪盘”骗局等乱象屡见不鲜,早已成了顽疾,亟待能够“猛药去疴”,要用法治填平婚恋机构的“甜蜜陷阱”。要规范婚介市场,需要监管强力介入。不能让婚恋机构继续无序运营下去,亟待加强对婚恋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婚恋黑中介的打击力度。婚恋机构要尽好管理责任,如要加强对注册用户的信息核查力度,要履行好作为“红娘”的必要责任与义务,销售红娘要持证上岗。而广大消费者也要增强防范意识,要理性消费,对通过婚恋机构交友保持足够的警惕心理,不要轻易相信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自我介绍”。有堵还要有疏,有破更应有立,相关部门还有必要搭建公益婚介平台,更好解决青年人婚恋问题,这也有利于营造婚育友好环境。
婚介市场不能成黑中介“韭菜场”,婚介市场乱象不能久治难愈。需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强化法治力量,净化与规范婚恋市场,根治行业顽疾,促进婚恋市场良性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婚恋市场能够“成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