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讯 (通讯员 欧海艳) 为进一步做好节后消防安全工作,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近日,市消防救援支队抽调机关消防监督员组成3个检查组,深入人员密集场所和夜间营业场所开展消防夜查行动,切实筑牢消防安全屏障。
期间,3个检查组先后到银泰红城营销中心、君屿国际酒店、湖湘荟、谢志梅私教中心等场所开展消防安全突击检查,实地查看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保持畅通,居民用火、用电过程是否规范、安全;现场询问单位安保人员及社区居民对消防安全知识熟悉掌握情况。针对在君屿国际酒店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督促立即整改。
每到一处,检查组采取边检查、边培训、边整治、边教育的方式,反复叮嘱单位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防火巡查检查和消控室值班值守,严防火灾事故发生;要求社区居民切实增强消防安全意识,规范用火、用电、用气并确保安全,严防火灾事故特别是“小火亡人”事故发生。
同时,各县(市)区消防救援部门同步开展集中夜查行动。据悉,当晚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15个消防安全检查组,检查单位场所和居民小区60个,消除整改各类火灾隐患21处。
消防提醒:
警惕“小火亡人”,注意这些细节
在人们印象中,火灾就是铺天盖地的大火,但在很多时候不被人们重视的“小火”,更容易造成亡人事故。那什么是“小火亡人”呢?所谓“小火亡人”是指火灾中造成的经济损失小,过火面积小,受灾户数和人员相对少,但又造成人员死亡的火灾事故。
“小火亡人”火灾特点分析
从发生时间段来看:夜间多发,人在熟睡中反应迟缓;从发生地域看:城乡结合部、乡镇火灾高发;从受灾人群看:大部分为老人、小孩或者行动不便人员等弱势群体;
从人员伤亡原因看:绝大多数因浓烟窒息死亡。
小火为什么会“亡人”:弱势群体防灾意识差,逃生自救能力弱;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消防安全;缺乏必要的逃生自救常识和能力;没有配置必要的灭火、逃生自救器材。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小火”发生
1.及时清理居室、厨房、阳台、走道的可燃杂物,不要在楼梯间停放电动自行车、摆放废旧家具等。
2.注意防范家用电器故障引发的火灾,注意电动自行车充电消防安全。
3.注意燃气使用安全,定期检查燃气管线是否老化,不私自更改燃气管线,厨房用火不离人。
4.使用取暖设备时,要与周边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不在电取暖设备上烘烤衣物,用完或停电时必须拔下插头。
5.随意丢弃烟头容易引发火灾,杜绝卧床吸烟。
6.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引导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7.关爱鳏寡孤独、老弱病残人员,强化看护措施,帮助其检查室内火灾隐患,尤其对燃气、电气、火源及其周边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8.熟悉家庭及楼层环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逃生路线,开展一次家庭逃生演练,确保在火灾及断电情况下快速逃生。
9.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居(村)委会要加强防火巡查,及时组织清理公共区域堆放的可燃杂物。
10.一旦发现火情应拨打“119”报警,及时扑救初起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