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2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仁者长寿

  ■戴冠伟

  老人对“我是谁,我要什么,我去哪里”的哲学命题已经参透,乃以出世之心,做着人世之事,非仙即道,焉能不长寿?且看——

  古代人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这与生活条件、艰苦劳作、战乱频频仍不无关系。但一些哲人却很长寿,庄子83岁,孟子83岁,墨子92岁。现当代也沿袭了这一规律,马寅初100岁,周有光111岁,杨绛105岁,文怀沙108岁。古今长寿者都印证了孔夫子说的:“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善修养、重情操,有毅力、勤思考,从容过生活,归根到底就是世事洞明。人有智慧很重要,思想、性格、情操、习性等对人的寿命有很大影响。多年来,北大尤其是哲学系教授多长寿,其根本原因是宠辱不惊,对人对事看开、看透。先生们的学术、教学,为人、处世都有自己的修炼。

  北大老校长马寅初先生的客厅中挂一中堂条幅: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两句话道出了马老心灵修养的境界。马寅初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大遭批判。然而转年,马寅初先生仍发表《重申我的请求》文章,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谁能有这样的情操和境界。

  晚年,马寅初先生客厅抬头是那幅对联,低头是自己的著述。他看懂世态炎凉,看到名利浮沉,看破生老病死。老人对“我是谁,我要什么,我去哪里”的哲学命题已经参透,乃以出世之心,做着人世之事,非仙即道,焉能不长寿?有信仰,益长寿。中国古人信仰释道儒:儒家,拿得起,重在人世;佛家,放得下,期待来世;道家,看得开,已然出世。养生五驾马车——饮食均衡,起居有常,适当运动,情绪稳定,注意安全。养生核心是养心,随心所欲,顺其自然,仁者长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鞋里的一粒沙
跟着自己的决定走
“一粥一饭”当节约
仁者长寿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仁者长寿 2023-02-10 2 2023年02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