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芳
《袁隆平的世界》是一部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的人生奋斗、科学实践、精神追求为主要内容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从《人就像一粒种子》《隐蔽的地平线》《神奇的发现》《追逐太阳的人》《第五大发明》《人类的福音》《还原袁隆平》等十三个章节,追溯了袁隆平的家族谱系和父辈生平,详细记述了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童年时光,探寻了袁隆平“这一粒种子”萌芽生长茁壮的源头,还原出这位从中国稻田走向世界的农业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和漫长科学探索之路。
从作者陈启文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一位被袁隆平精神影响和感动的当代作家的坚韧,他通过两年多的田野调查和追踪采访,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力图呈现出袁隆平院士的人生世界、科学世界、精神世界。这本书不是人物传记,只是竭尽所能地还原了袁老的真实故事。
袁隆平的世界很大,大到享誉世界,而他的世界也很小,小到只有一片稻田,一颗水稻。袁隆平常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的一生仿佛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走进《袁隆平的世界》,与这颗人世间的种子相遇,我感悟这粒种子的伟大,沐浴这粒种子的光辉。袁隆平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在他60余年的探索中,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但他追求真理、敢于挑战、勇对挫折,在他身上能看到难能可贵的坚持,而且是一辈子的坚持。大量查阅、翻烂资料,实践再实践,从第一株到第六株,勾画出“三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图。年复一年海南育苗、安江实验、云南育苗,遭遇地震试验不停思考不断,袁隆平和他的助手最终创造出新的雄性不育材料,培育出雄性不育系,闯“三系”配套关、优势组合关、制种关。随着一道道难关被攻克,终于实验成功,完成了“一粒小小的粮食拯救一个国家”的伟大理想,中国迈进了杂交水稻的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一位母亲培育孩子的方式,也如同培育一粒粒种子,润物细无声。”纵观全书,可以看到,对袁隆平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除了他的母校,就是他的母亲。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更是孩子灵魂的燃烧点。袁母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令幼年的袁隆平受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启蒙。他这样回忆母亲:“母亲是知书达理、贤惠慈爱的人。她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我从小就受到她良好的熏陶。”母亲教他读书,引导他读哲学家尼采有关人生、创造、超越等话题,“爱、创造、超越”这几个词从此深植他的内心,并成为他一生孜孜追求的关键词。正是这些引导,在袁隆平心底种下执着向上的种子。在袁母的教育培养下,袁隆平这粒种子发挥巨大能量,带给中国以及世界福音。
袁老奉献自己的一生,奔波在田野,忙碌在实验室,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无论取得多少荣耀,他仍然淡泊名利,不忘初心,播撒智慧。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此后,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对袁老的怀念;人间的每一次风吹稻浪,都是他灵魂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