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指南~~~
(中国)国家卫健委印发《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试行)》,明确要求——~~~
水货针剂、山寨设备……~~~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货针剂、山寨设备……
中消协点名医美多种乱象

  11月29日,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医美需求,正确选择医美机构,审慎做出医美决策。

  中消协称,近几年,国内医疗美容市场正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因医疗美容引起的消费纠纷也不断增多。从2015年到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每年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从483件增长到7233件,增长近14倍。

  根据相关投诉数据分析,当前医疗美容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部分医美机构证照不齐全,未取得医美经营许可或超范围经营;机构工作人员不具备执业资格,操作不规范;医疗产品渠道不明,部分医美机构使用假货、水货针剂以及山寨设备等;医美效果难以评估,服务质量与消费者预期仍有较大差距。

  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实际从业医师数量为38343名,而2018年卫健委统计年鉴显示整形外科专科医院医师(含助理)数量仅3680名,二者数据差距巨大。

  中消协指出,一些医美机构虚假宣传国内大型医院整容专家、海外整形专家坐诊,实则只是借用他们的名号来招揽消费者,还有的杜撰出一些子虚乌有“在业内具有领先水平、知名医师亲自手术”的名头来营造其机构专业正规的假象。

  另外,“部分美容机构通过虚假广告、编造用户评价等形式夸大医美效果,欺骗、误导消费者。”中消协称,还有的通过“整容要趁早”等不良价值观的医美广告,传导输出网红、明星类的单一审美观,推崇过度人工塑造的“标准美人”,给普通人制造容貌焦虑,实现过度营销。

  在模糊定价违规收费方面,有消费者反映,医美服务价格项目繁多,同一服务项目在不同医美机构价格高低不一,随意加价现象严重,导致服务价格变动幅度大,价格虚高成为医美行业常态。

  中消协认为,医美从业人员资质信息、医美服务项目和服务价格的公示情况是消费者在接受医美服务前最想了解的,但部分医美机构不按规定公示或仅提供模糊价格,如公示价格区间而不公示固定价格,严重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中消协表示,医疗美容还存在安全堪忧、风险警示不足的问题。医美机构场所内经常悬挂各种医美治疗前后对比图,夸大手术效果,只字不提手术风险,导致消费者只追求手术效果而忽视医疗手术风险。

  中消协称,一些美容机构还以免费体验为由招揽客户,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和服务。消费者以为自己遇到了“馅饼”,殊不知已经掉入了商家的“陷阱”,并且常常因无法证实商家存在强制消费行为或欺诈行为,只能选择吃“哑巴亏”。

  当前医美市场的监管治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医美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足,也是其权利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中消协倡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消费观,不要盲从、跟风、攀比。同时要充分认识医美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结合自身实际需要,谨慎选择、理性消费。

  中消协也提醒消费者,医美消费事关自身生命健康,应慎重选择,认真做好各项攻略:选择正规机构,仔细审查合同,全面了解风险,留存消费凭证,及时有效维权。据中新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居家健康监测期间 外出买菜行不行?
推动零售业减少食物浪费
养育人应学习掌握 儿童生长发育知识和技能
中消协点名医美多种乱象
衡阳晚报版面五A05中消协点名医美多种乱象 2022-11-30 2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