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定国
出生在衡阳回雁峰下的王船山,用诗词歌咏大雁家乡,抒发鸿雁情志,佳作众多。先从他这首《孤雁行》浩然长歌说起,“当年回雁峰头住,雁影云开天际路。”起头就大笔宕开、视野辽阔。以大雁排云直上,引得诗情到云霄天路:“夫君缥缈雁峰心,遥寄湖南烟雨渡。谁知白雁杳寒沙,断使青峰遮日暮。”奈何寒沙迷雁,青峰遮日,所幸雁群破雾而来:“日暮云迷雁阵哀,逢君千里雁书来。”是“雁书”把挚友温暖传来,作者又托去“尺帛”问候:“遥飞尺帛君边去,沙上鸿踪隔暝烟。”在船山著名的以东洲岛为原型的《平沙落雁》中,有对鸿雁群飞的“沙上鸿踪”景色有生动描写。首先是秋光清空一洗,东洲银滩闪亮:“秋无际,拥长汀银膏玉屑堆光腻,横空如砌。”“银膏玉屑”,渲染两公里长的洲岛上,沙滩堆起似银赛玉!引得雁阵天际飞临,“阳禽北发天山”“但爱江南佳丽”。远远望去,“宛一抹修眉,千行淡墨,欲坠还容曳”,雁行有序,由远渐近,青空上如“修眉”横列。“淡墨”渐显,雁行有时好像坠落又拉伸起来!
除了《雁字诗》用语隐晦、典故生涩外,船山许多咏雁诗词联遣词清丽、刻画生动。如:“几点烟横吹雁字,一江风起乱渔灯”(《落花诗》),字句工对、意境鲜活。类似的还可信手拈来、随处可见。稍微分下类:刻画“雁阵”队列壮观的,如“沙净水澄清澈好,点点萧萧历历。晓镜修眉,清波皴影,淡写层层碧。”赞美远方雁阵渐行渐近,同“平沙落雁”的“宛一抹修眉”有异曲同工之妙。描写“雁序”群雁团结互助的,如“回望还惊伴侣迟,分飞愁绝故心移。江皋莫爱霜枫紫,自是栖乌夜宿枝”(《题庐雁绝句》)。看到落后的同伴,分飞去帮助、鼓励,还提醒它不要落到“栖乌”红枫树上!赞美有“雁王”指挥的,如“问师此景从谁得,莫是前身现雁王。”它号令“雁翅”壮健者先行“浅汀”探路觅食:“健翮先飞下浅汀,鱼虾虽饱却余腥。”又指挥雁阵迎着斜阳变化:“何如且带斜阳影,点缀残山一段青。”
把“大雁”赋予深刻丰富人文内涵,寄托作者忧国忧民情怀。抒发湖湘文化中“天下家国”民族振兴理想,是船山“咏雁”思想主流。
首先,是正面提出大雁承载的文化理想。“秋心万古此潇湘,汉苑胡关带恨长。谁道灵均哀思绝,唯将 怨年芳。”以杜鹃迎春画面,表达潇湘屈子后人不屈不挠抗争意志。因此要警惕“南来不为稻梁谋,彻骨森寒月下洲。”这个世界多苦难,不能忘了初心去追名逐利。“藻苦荇甜随口过,饥鹜莫漫为含愁。”对食物甘苦不要太留意,为口腹发愁。
其次,警告大家不忘家国倾覆、人民苦难。“莫认天山飞雪早,江南饶有可怜宵。”“记得苍梧多泪竹,缄愁无奈断衡阳。”以自己在苍梧南明王朝救国失败为教训,借“声断衡阳之浦”古意,表达心忧天下悲愤。
再三表示自己坚守大义,独立风骨决心。敢于逆流而上:“沙上有踪谁见得,侬家曾泛逆流槎。”求仁得仁,无怨无悔,自然心安:“密叶修茎翠万杆,未须还怨晓霜寒。天涯拼作无归客,且得清秋一夕安。”
最后来欣赏《青草湖看落雁》作结本文。开场还是群雁翔集远景,“遥识归鸿集,从知梦泽长。云移千点曙,风转一行将。凝立迷烟树,轻迁动夕阳。”雁群在云中点点移动,瞬间随风变成一字。雁翅闪着夕照余晖,是大雁飞动还是夕阳在动?接着是近景,“参差香尾乱,珍重羽衣凉。陈列龙沙白,书成太古苍。”停下歇息,雁群梳翎理尾。排列队形,蔚为“落雁平沙”大观!而飞上空中,变换雁序,仿佛远古文字那苍劲古拙书法。大雁又飞起来了:“涛惊聊静婉,野旷恣疏狂。气矜三楚国,神带九州霜。整翮聊烟水,回翔岂稻粱。”在惊涛之上,雁群“静如处子”,到广阔旷野,它们“疏狂挥洒”!底气来于“狂歌扫暴秦”的三楚大地,凝聚着神州力量!岂是为“稻粱谋”庸人。最后写道,“北望关云紫,西清落照黄。息机非倦止,清警正遥望。遥天开画苑,活谱写潇湘。”负载使命的雁群,不会停止飞翔,正在把蓝天上的壮丽画卷谱写,奉献给潇湘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