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02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力铲除共享电动车“牛皮癣”

  ■廖卫芳

  眼下,共享电动车作为城市中最方便、最快捷的一种交通工具,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由于共享电动车具有流动范围广、传播性强等特点,一些不法广告商便把共享电动车当成了一辆“移动广告车”,在共享电动车上投放“小广告”。据了解,这些或张贴、或投放在共享电动车上的小广告不仅多为非法内容,而且形式多样,有的以二维码形式存在,还刻意张贴在原有二维码处,让人一眼很难分辨其与骑乘扫描二维码的区别,致使共享电动车成了小广告“牛皮癣”的“新宿主”。

  共享电动车上的“牛皮癣”一旦泛滥,不仅会严重影响共享电动车的使用体验,而且一些违法广告本身存在着不良社会影响和潜在危害,会成为社会治理一大隐患。附着在共享电动车上的小广告呈现隐蔽性、流动性、狡猾性等新特点,比如小广告多用二维码替代电话号码,不易追踪;共享电动车数量多流动大,现场取证难;多为异地号码,难以停机处理;张贴量大,企业运维成本高等,这些都给城市管理出了一道“新难题”。

  因此,笔者以为,铲除共享电动车“牛皮癣”还需“合力共治”。首先,共享电动车经营者要“发力”。对于共享电动车经营者来说,如果是由自己发布或作为通道发布的广告,应有事前审查、事中跟踪、事后反馈纠正的流程化工作机制,对于发现的违法广告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或不良影响的扩大;对于恶意利用电动车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不妨在电动车使用二维码弹出时对消费者进行安全提示。

  其次,监管部门要“发力”。城管、交通、公安等相关部门既要形成联席会议、线索移交、信息共享、情况反馈等机制,最大程度压缩小广告的生存空间。又要加大打击力度,采取“源头治理”理念,不妨根据小广告上的联系方式,顺藤摸瓜对投放者进行行政处罚,从源头上铲除并打击。

  其三,骑车者要“发力”。相关部门,包括共享电动车经营者,不妨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电动车骑行者采取“随手拍”的方式抓拍小广告投放者,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向平台、执法部门上报,便于及时查处。

  同时,技防力量也要“发力”。相关企业不妨通过“技防”力量为共享电动车涂上防粘贴涂层,或是对车筐采用镂空设计、增加塑料网格,从技术层面降低小广告的黏附性,让小广告“上不了车”。

  笔者相信,只要经营者、监管部门、骑车者,形成联动、共同发力,再辅以技防力量,就一定能铲除共享电动车“牛皮癣”的生存土壤,从而让共享电动车无“癣”入市,无“癣”出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世 相 浅 见
合力铲除共享电动车“牛皮癣”
虚假招聘广告“套人”当依法解套
创造条件让邻里热络起来
别让网售“茶烟”成为控烟的“隐秘角落”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合力铲除共享电动车“牛皮癣” 2022-08-02 2 2022年08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