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崇年
又到一年暑假时,不少在校的学生选择利用这段时间提前感知社会,走进企业实习或做兼职。然而,被欠薪、无福利等权益遭遇“缺斤少两”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缺少劳动合同,难以认定劳动关系,许多暑期工面临维权难题。
近年来,大学生暑期打工热持续升温,但大学生打工权益受到损害的报道也屡见不鲜。黑中介为了赚取中介费,开出许多虚假优厚条件骗人;不少用工企业存在弄虚作假,拖欠工资、不按合同履行条约甚至有制定“霸王条款”的行为。这让刚刚接触社会的大学生防不胜防,暑期工成为任意宰割的“羔羊”。
面对暑期工的种种虚假招聘,让很多求职者一不留神就钻进了用人单位设计的圈套。这样不但白白给用人单位贡献了自己的脑力和体力,丧失了其他的就业机会,而且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对求职者来说,不妨擦亮眼睛,要多长一个心眼,不要轻易相信中介的天花乱坠说的好听。最好在签订协议之前走访招聘单位,多了解招聘单位的情况,深思熟虑,不急于求成,就不会被虚假招聘所害。
有关部门应该规范中介市场,并以法严厉打击黑中介。同时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对于那些有欺诈行为的黑中介必须依法取缔,对涉嫌用工欺诈企业必须依法处罚。对职业介绍机构或者用人单位在介绍职业或者招工时发布虚假信息、相互串通诈骗求职者或职业介绍机构超标准收取求职者费用,以及用人单位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和押金、以试工为名骗取免费劳动力、以带工头形式管理招用工等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关部门将依法予以清理整顿。彻底铲除虚假招工的土壤,维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