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海
近日,山东的李先生接到一通陌生来电,询问他是否需要低息贷款。正为资金短缺发愁的李先生,按照对方指引下载了一款网贷App。一番操作后,对方以验资、认证为由4次骗取李先生共计10余万元。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虚假网贷App仿冒银行、金融平台,诈骗分子多方引流、大量分发,吸引用户上钩。
虚假网贷App的诈骗路数往往是,以高额度、低利息、不查征信、到账快等夸张内容吸引眼球,用以筛选有借款意愿的诈骗目标,让消费者蒙受了较大甚至巨大财产损失。打击“虚假网贷App式”诈骗,刻不容缓。
打击这类诈骗,当然需要消费者具有慧眼。不过,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反诈骗能力毕竟有限。因此,打击“虚假网贷App式”诈骗,更需要“李逵”、应用商店、监管部门等共同发力,建立一道有效有力的防火墙和拦截网。
应用商店应该严格把好App入驻关。一些应用商店最主要的营收来源,是各个应用软件的推广分发费用。但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应用商店可能会对不良乃至非法应用软件“大开绿灯”。当下,必须要求应用商店对入驻App履行好审查义务,如有“李鬼”App入驻商店,侵害了消费者利益,其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而监管部门,一是要及时在最大范围内通报典型案例,提高人们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二是在组织开展违法违规App侵害用户权益的整治行动,并对仿冒者严厉打击时,要对应用商店把关不严、审核乏力等问题严肃问责与处罚,以倒逼其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三是要建立畅通的举报渠道,鼓励用户举报,对虚假App形成“人人喊打”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