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06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濒危剧种有更多机会亮相

  ■汤华臻

  “濒危剧种,值得抢救吗?”今年以来,有“戏曲海洋”之称的山西在“抢救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码,对每个濒危剧种给予50万元百场演出的资助。系列政策获得不少点赞,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留不住的,或许就是没有生命力的”。

  文化产品的传播自有其规律,不能将之简单归为“优胜劣汰”。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沉淀着国人千百年的审美意趣,地方戏千姿百态,凝聚着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要看到,很多剧种之所以在时代更迭中走近濒危,不能都简单归因为没有生命力,而更多是没有“被看见”。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互联网时代文化产品琳琅满目,眼球争夺愈演愈烈。多数传统地方戏曲疏离于网络,在新的表达空间“失语”,关注度自然更加寥寥。可与此同时,这些年无论是国风国潮的兴起,还是昆曲京剧的大热,莫不说明“老物件不老”“旧经典不旧”。这就启示我们,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戏曲很多时候可能是“没见过”“不了解”。多给濒危剧种一些亮相展示的舞台,走出去、唱起来,总会找到“知音”。

  于濒危剧种而言,需要讨论的不是“值不值得救”,而是“怎么救”“谁来救”。山西启动濒危戏曲剧种抢救工程,昆山连续四年举办“百戏盛典”等,都不失为有益探索。与此同时,各个剧种本身也要主动求新求变,从剧目创作到剧作推广,用时代的语言和时代对话,用年轻人的方式和年轻人交流。“活”起来,就能活下去。虽然不是每个剧种都一定能发展成“大树”,但帮一把、扶一程,中华艺术的百花园将始终芳香四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世相浅见
餐饮从业人员 佩戴口罩“入法”很有必要
为手机“设密”,解锁高质量婚姻
让濒危剧种有更多机会亮相
“信用评级”岂能用来牟利?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让濒危剧种有更多机会亮相 2022-04-06 2 2022年04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