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各地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培训机构打着“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旗号逃避监管,违规开展业务。这类现象,值得关注警惕。
点评:“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是其中一环,还应从整体上加强统筹、久久为功。从根本上落实“双减”,必须在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营造良好生态等方面同样发力,进一步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教育评价方式、深化中考改革、畅通职业教育。让不同类型学生都能有出彩未来,更好构建起健康、理性、和谐的教育生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农村消费是我国消费市场中的亮点。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798亿元,增长17.2%。2020年,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从2015年的41932亿元增长到5.3万亿元,增长速度连续8年快于城镇。与此同时,农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障消费支出分别比2015年增长了35.1%、58.3%和67.6%。
点评:市场各方要顺应农村消费市场变化趋势,助力农村消费提质升级。现在,一些生产企业、电商平台更多的是关注城市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进行商品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但未来也应更多关注农村市场,根据农村生活特征开发更多产品和服务。监管部门要结合农村市场线上消费快速增长的新趋势,运用更多数字化监管手段,规范市场秩序,畅通维权渠道,切实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
3.“不知不觉已经让他陪了我一周了,打算再给他下个‘包月’”,据报道,如今青年群体中悄然流行一种“一日男友/女友”的情感体验类服务,在某平台,有店铺甚至介绍“一日男友”服务是给闺蜜生日送礼的“佳品”。
点评:“该类行为游走在违法的边缘,存在极高的自身权益遭受侵害的风险。建议年轻人正视、珍重感情,避免自身遭受侵害。”专业人士的提醒并不多余,更不是杞人之忧。虽说“一日男友”服务内容没有违反法律,但是否有碍公序良俗却值得讨论。基于无数惨痛教训,像这种“一日男友”的商业模式确实不应大行其道。事前防范,胜过事后救济。面对抛着媚眼的“一日男友”,善良的姑娘们还要擦亮眼睛。莫入坑,莫沉迷!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