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面十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与人脑一样节能~~~
智联电动自行车北斗应用示范工程启动~~~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人脑一样节能
人造离子神经元 电子记忆突破口

  从人类大脑运行中获得灵感来进行电子产品的研发,是全球工程师们都关注的领域。此次,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理论分析,利用离子作为神经细胞携带信息来开发人工神经元。这一装置用石墨烯制成纳米狭缝,狭缝内由单层水来传输离子,具有与神经元相同的传输能力。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可以说,没有什么人造设备的效率高过人脑——人脑能执行许许多多复杂的任务,每天消耗的能量却仅相当于两个香蕉。它的高效率取决于它的基本单元——神经元。神经元有一个带纳米孔的膜,称为离子通道,根据接收到的刺激打开和关闭,由此产生的离子流会产生电流,负责发射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电位变化过程),这是允许神经元相互交流的信号。

  当然,人工智能(AI)也可以完成以上所有这些任务,但代价是能耗——AI的能耗是人脑的数万倍。

  有鉴于此,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此次将整个研究的挑战放在设计一种与人脑一样节能的电子系统。例如,通过使用离子而不是电子来携带信息。科学家们认为,纳米流体学(研究流体在小于100纳米宽的通道中的行为方式)提供了许多观点。

  在新实验中,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人工神经元原型,其由含有单层水分子的极薄石墨烯狭缝构成。研究人员证明,在电场的作用下,来自这层水的离子可聚集成细长的簇,并产生一种被称为忆阻器效应的特性:这些簇能保留过去接收到的一些刺激,且为了与大脑比较,石墨烯狭缝再现了离子通道、簇和离子流。利用理论和数字工具,研究人员展示了如何组装这些集群以模拟动作电位发射的物理机制,从而模拟信息的传输。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苏打水市场火爆的背后
人造离子神经元 电子记忆突破口
年内将推出100万辆 北斗智联电动自行车
衡阳晚报版面十六A16人造离子神经元 电子记忆突破口 2021-08-10 2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