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7月22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疆杨姨和郴州老吴

  ■龙建雄

  新疆和湖南郴州距离有近4000多公里。新疆的杨姨和郴州的老吴成了我的微信好友,大家相识于文学爱好群,我把他俩标签为“文学老年组”。

  先说杨姨。杨姨真名叫杨福华,从微信公众号里看,她应该和我六十多岁的母亲不差上下,她花白头发,个头不高,稍有发福,喜欢穿着红色的衣服。我进群潜水好些天以后才知道,她的文化程度不高,但平时喜欢写作,每天坚持写日记。起初看她发在群里的文章,我觉得与她的年龄似乎不相符,有一种小心翼翼的初生牛犊感。让我惊讶的是,她竟然还不会用电脑,仅有一点和大家微信交流的“本事”,还是小儿子和孙女万般调教出来,但这些都没有成为她喜欢写作的“拦路虎”。抑或群里哪位文友对她的文字点评几句,那她一定会诚恳地回复一段长长的文字,满是感激与虚心学习,这该是多可爱的一位老人呀!于是,我每次尊称她为“杨姨”。

  再说老吴。老吴是郴州一名公职人员,他偶尔在群聊时自称“老朽”,我这才知道他即将退休。老吴大学毕业当过老师,然后奔赴军营,从军二十余载就地转业。或许是生命里留有文科生印记,眼瞅着快要到退休年龄,老吴兴趣使然,拾掇起曾经丢弃的纸和笔,又重新写起浓墨重彩着意描绘的文字,而且热度不亚于文学狂热者,达到日有千字文甚至一日多文的地步。他的文章多以随笔为主,或许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缘故,郴州的山山水水、一花一草、古镇村落、风土人情,在他的笔下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有一回,我俩的文章刊登在同一版面,他在我的朋友圈留言,我和他,还有一个作者,一个版面三个湖南仔。就这样,我知道老吴是郴州本地人,加之都有从军经历,我们很快处成忘年交。

  老吴多次去新疆,亲身领略过那里的地域广阔、风景秀美、好客热情,有一回新疆自驾游15天,他为此连续写下过18篇游记。老吴把两万多字的游记一一展现在群里,令我们一众文友敬佩不已,更是让杨姨称赞万分。她一个劲地说,白当了大半辈子幸福新疆人。她还说,事实胜于雄辩,以后要更好地记录自己的美好生活,坚持多写身边人身边事。很有意思的是,杨姨后来把老吴游新疆写新疆这件事很隆重地写到了自己公众号里,老吴从勤奋角度写了篇《文友杨福华大姐》的散文,发表在南方一家媒体上。

  我与杨姨和老吴的互动比较多,时至今天,杨姨依然会在阅读我文章之后,写上一段长长的读后感加表扬语。老吴则不一样,一边鼓励我要做“后浪拍打前浪”的人,一边会不忘调侃我几句,俨然一个“老顽童”。

  我问过老吴和杨姨,都到了可以跳广场舞、打打麻将字牌、顺便带带孙子的大好年纪,干吗要自讨苦吃,还尤其是码字这般苦心劳作之事?杨姨说,她很崇拜66岁还是文盲、77岁成为作家、80岁又立志成为画家的姜淑梅,还特别崇拜钟南山、屠呦呦两位大哥大姐,80多岁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自己心爱的事业当中。为此,她相信自己也一样可以去努力追求。老吴回答我则干脆利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和杨姨、老吴做了微信好友快两年。我时常想,年龄真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衰老,只有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消极面对世事才会变成真正的老人。岁月里,每一天都是用来奋斗的。这些话,用到杨姨和老吴身上,说得一点也没有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打泥滚 出黑汗
新疆杨姨和郴州老吴
我是一个不专心走路的人
红旅诗组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新疆杨姨和郴州老吴 2021-07-22 2 2021年07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