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7月20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 相 浅 见

  1.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明确,在中小学校内不得设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不得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的食品和酒精饮料等,这引发热议。

  点评:现实中,类似场所售卖的食品多以零食为主,且进货渠道难管难控,往往难以保证食品安全,这无疑给学生的健康埋下了一颗“隐雷”。况且,中小学生尚处于成长发育期,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极高,而超市、小卖部所售食品在安全和营养方面都难以保证;因此,为守护学生健康,将校园超市、小卖部拒之门外,无疑是正当且合理的。

  2.近日,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北大街北城一品小区7号楼突然起火,现场浓烟滚滚。当消防指战员到达对应楼层时,发现一名女孩已经顺利逃生。经询问,小女孩今年10岁,火情发生时父母并不在家,她独自一人在二楼看书。闻到很浓的烟味后,她立即跑到洗手间,用水打湿棉被裹在身上,同时捂住嘴鼻,跑下楼逃生。据小女孩讲述,她在学校曾参加过消防演练、上过消防安全公开课。遇到火灾如何逃生自救、如何正确拨打119求助,她熟记于心。

  点评:其实,这一起10岁女孩“教科书式自救”的事例已经告诉我们,除了必要的家庭安全教育外,学校的安全教育可谓是“举足轻重”。然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一些学校的安全教育几乎停留于“纸上”“墙上”“嘴上”,但愿各地各学校不妨通过这起“教科书式自救”的真实事例,能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教育,从而让我们的学生一旦面临突发危险时,都能做到“教科书式”地自救或互救。

  3.薯片、饮料、饼干……这些美味的食品往往隐藏着高盐、高油、高糖的风险。在7月16日举行的食品包装正面标识学术会议上,专家介绍,83.9%的公众每月至少购买一次预包装食品。会议倡议积极推动在食品包装上使用“包装正面标识”信息,帮助消费者快速选择健康食品。

  点评:在食品包装正面(在主视野中),简单、直观地呈现食品的盐、糖和脂肪等营养素含量或营养质量信息,向消费者做出有针对性的健康提示或建议,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其风险知情权和健康选择权就能得到更好的保障。食品包装“正面标识”成本低,易于理解,传播效果好,可以迅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有助于消费者规避风险食品,选择符合个人健康需求的食品,有助于改善消费者的饮食结构,呵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综合新华网、人民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世 相 浅 见
体育更纯粹,比赛更精彩
颜值焦虑时代,家长莫花钱“坑娃”
让“流量” 回归真实和理性
让气象服务更加人性化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世 相 浅 见 2021-07-20 2 2021年07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