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英锋
当下,高温酷暑成为居民生活的一大烦恼。在此背景下,各种各样的网红“清凉神器”在电商平台销售火爆,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夏日宠儿。许多网络博主也纷纷在社交平台推荐相关产品,分享自己的消暑妙招。但是,这些“清凉神器”真的有宣传中的那些作用吗?消费者在购买前又应注意什么问题?近日,记者对时下流行的几款“清凉神器”进行调查采访,发现部分产品存在夸大功效的问题。此外,一些“神器”还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购买需当心。
有些商品的降温功能微乎其微,却被商家吹得神乎其神;有些商品属于降温“短跑选手”,却被商家包装成“长跑选手”;有些商品在降温方面确实有一套,却含有丙烷、丁烷等易燃物质,状态很不稳定,“脾气”很火爆,很容易引发危险的化学反应,给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风险乃至危害。但一些商家并未履行或完全履行危险告知和警示义务……显然,这些都是营销虚火过旺的表现。
很有必要给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清凉神器”降降虚火、祛祛邪魅,让某些触碰法律底线的“清凉神器”彻底“凉凉”。市场监管部门、消协应加强对线上线下“清凉神器”以及商家营销行为的关注、监督,整治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片面宣传等行为,曝光问题产品和问题商家,规范营销行为。电商平台也应负起管理责任,发现商家有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等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处置,并报告监管部门。当然,消费者也应该擦亮眼睛,结合自身需求,不能盲目相信商家的宣传,不能盲目跟风购买“清凉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