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安全帽”押金是在推卸责任
新闻漫话

  ➡

  ■龙敏飞

  “安全帽30元、劳保鞋70元、劳保服100元,共计200元。”福建省龙岩盛丰机械制造公司的操作技术员陈佳欣,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公司财务部门出具的押金条。进厂工作的6年间,每每穿戴上劳保用品,他总会在心里犯嘀咕:“领一顶安全帽,为什么还要交押金?”当年入职时,厂里人事科的负责人明确告诉他和同批入职的工人,工作满3年方可退回劳保用品押金,工作未满3年离职的员工,押金不予退回。

  要么不提供安全帽,发一点所谓的“补贴”;要么提供安全帽,但需要收取足额的押金……部分工程、制造行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做法,的确让人大跌眼镜。

  安全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帽是安全防护用品的“三宝”之一,是保护工人们“头顶安全”的重要屏障。 一个社会共识是:劳动防护用品应该坚持“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按照国家规定免费发放,收取或变相收取安全帽押金,都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然,对于这样的做法,一些用工企业也直言是无奈之举。因为,多数需要安全帽的用工企业,都属于用工需求量大、员工流动性强的企业。因为,若是不收取押金的话,对员工们来说则没有足够的约束性,也会增加企业的开支,企业生存也不容易。

  安全保障肯定是需要成本的,但一些企业与用人单位觉得这“不划算”,从而通过各种方式怠于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这就不行了。要消除这样一种行业乱象,除了工人的呼吁、媒体的曝光之外,还需要监管部门的强力介入、严格执法。只有这样,才能倒逼相关企业依法行事,最大限度地确保工人权益,确保生产安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没有一块金牌是多余的
世 相 浅 见
收“安全帽”押金是在推卸责任
让“遗忘”的人才“活起来”
给“清凉神器”降降“虚火”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收“安全帽”押金是在推卸责任 2021-07-14 2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