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文鹏
本报讯 7月10日下午,衡阳市“船山论坛”(第50期)举行。来自金融投资、数字信息、智能科技等领域的专家、大咖齐聚一堂,为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特邀上海圣博华康城市规划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励凌峰、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秘书长刘末、湖南联通党委副书记兼副总经理周智、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智能事业部技术研发部总经理李大中、上海庆芮资本管理合伙人李洪明、长沙微孵化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琼、上海将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锐、上海联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抒一、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特聘教授吕丰担任导师。
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东起高铁衡阳东站,西至衡阳国家高新区南华大学雨母校区,全长23公里,横跨珠晖区、雁峰区、蒸湘区、高新区及衡南县。当前,我市按照“一年成规模、两年树形象、三年立标杆”的战略部署,在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数字经济领域融合应用,力争到2023年初步建成省内领先、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新高地。
论坛上,衡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欧杏、市发改委副主任肖兵,先后介绍了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基本概况以及《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三年行动方案》编制设想。
与会专家表示,《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三年行动方案》内容比较完善,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执行性。大家建议,衡阳要立足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协同创新能力,调动科技生态链,推动衡阳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要充分整合利用大数据技术,摸清衡阳高校毕业生流向开放型企业的底数情况,理清衡阳产业链建设底数,建设金融链招商系统,建设产业运行态势数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参考。要加快建设智能数控人才培养基地,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
励凌峰总结指出,各位导师聚焦数据资源、数字政府、数据安全、区块链、场景开放、政策对接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的建议,积极为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奉献资源和智慧。我们希望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早日建设成为数字经济先行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创新人才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形成活力迸发,三区联动的全域创新发展新格局,驱动“科创中国”试点工作高效推进,带动衡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