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吟吟
通 讯 员 刘国平
本报讯 1月—5月,全市64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以下简称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3.15亿元,同比增长30.8%,利润总额达14.60亿元。市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5月,我市规上服务业实现快速增长,其中新增企业拉动作用明显,成为稳定的营收增长点。
2020年以来,我市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19家。数据显示,1月—5月,119家新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13亿元,同比增长101.6%,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速贡献率达到45.2%,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长13.9个百分点。
从行业运行来看,重点行业营收高速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仅包括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个行业门类为重点行业。1月—5月,这5个行业分别增长34.1%、33.6%、40.2%、36.5%和30.3%。除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他4个行业均高于规上服务业整体增速,营业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同时,现代服务相关行业发展较好。今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与信息、科创、商务、教育、养老、医疗、文化、会展、总部等相关的新兴现代服务行业发展较好。1月—5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46.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8.5%,商务服务业增长33.2%,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39.9%,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长44.1%,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增长43.8%,文化艺术业增长26.3%。规模以上服务业今年已完成入库的19家单位中,现代服务相关行业单位有15家,占78.9%。
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1月—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14.6亿元,增长31.7%。640家单位营业利润率达到11.0%,比1月—4月提升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10个门类行业有9个实现利润总额两位数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97.3%,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164.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85.3%,教育增长83.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66.2%。
此外,全市规上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薪酬水平也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