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再为网红减肥药交智商税了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经侦支队侦破的一起网红减肥糖果案件,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于网红减肥药暴利的认知。每粒成本仅1.5元的减肥糖果,经过各级代理商的层层加价,10粒或者20粒一盒的售价可以高达1380元。有代理商凭借销售减肥糖果,两年之内换了两辆豪车。

  活跃于社交媒体平台、代理商层层加价的网红减肥药,不仅收割了消费者的钱包,更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些鼓吹“躺着就能瘦”的网红减肥糖果,披着精美的包装,实际上都是无产地、无批号、无品名的“三无”产品,无一例外都添加了禁药西布曲明。西布曲明对人体危害极大,甚至有可能会致人死亡。

  其实,网红减肥药的虚假、“有毒”画皮并不难揭穿,只不过是大多为“瘦”消得人憔悴的消费者抱着不切实际的虚假幻想罢了。且不说健康美才是真的美,即便是真的有减轻体重的需要,将希望寄托于一粒小小的减肥糖果也是徒劳。

  想要减轻体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消费者也必须擦亮眼睛,主动对“有毒”减肥药说“不”。作为网红减肥药这条“毒”链条的终端,只有消费者坚决抵制,主动向监管部门举报,才能真正让网红减肥药无立足之地。

  当然,要想彻底铲除“有毒”网红减肥药这颗毒瘤,绝不可只靠消费者增强意识,更需要市场监管部门扎紧监管的笼子,升级监管策略和效率。

  只有消费者理性、监管给力,才能从根本上破解网红减肥药祸乱市场的现象。毕竟,我们不该任由“有毒”的减肥药让消费者既伤钱又伤身,收割一茬又一茬的智商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世 相 浅 见
毕业致辞不仅为毕业生而来
用震楼器“以噪怼噪”,涉嫌违法
让文化遗产 “活”起来“火”起来
别再为网红减肥药交智商税了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别再为网红减肥药交智商税了 2021-06-22 2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