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海强
本报讯 5月25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衡阳群众”志愿者来到珠晖区粤汉街道机场社区,走家串户开展“敲门行动”,向市民宣传创文知识和法规知识,引导市民共同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力。
今年4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会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积极行动,出台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召开了创文工作会议。组织机关“衡阳群众”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向全体干部职工发放了全市文明创建工作资料。
在机场社区,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衡阳群众”志愿者与社区干部组成3个小组,分头来到社区居民之中,就《2021年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问卷调查》表中的事项,一个个面对面向居民进行询问,了解他们的想法,听取他们的诉求,解答他们的疑惑。
近年来,为推进我市文明创建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衡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衡阳市爱国卫生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这两部法规,对城市市容和卫生管理中的具体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平常生活中,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请大家看一看,学一学。”志愿者们一边向居民宣讲法规政策,一边发放两部地方性法规单行本。许多居民接过法规资料后认真翻阅起来,并表示一定遵守法规规定,为衡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献计出力。此次活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衡阳群众”志愿者共走访居民300多人,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