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务部负责人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5月1日至31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将集中组织开展全国消费促进月系列活动。今年的活动体现“六个更”——更突出服务新发展格局,更突出以节庆兴商聚市,更突出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融合,更突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更突出活动促销的惠民实惠,更突出规范化便利化消费导向。
点评:消费促进月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不仅要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还应实折实扣让利惠民,依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后疫情时期,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对推动双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应结合新兴消费、服务消费等消费热点,努力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可持续发展。特别要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确保消费市场安全有序运行。
2.为带货卖苹果,教小女孩演戏“卖惨”,甚至给孩子滴眼药水、掐孩子;为牟利,以资助孩子为名,利用公众爱心售卖假珠宝……近日,媒体曝光的短视频平台主播“卖惨”带货乱象引发广泛关注。
点评:也许有人认为,一些主播只是利用“卖惨”多卖了几箱苹果几筐梨,多赚了微不足道的一点钱,损害不大。但是从长远看,“卖惨”带货会变带“祸”,消费善良会让每个人都成为受害者。善良,是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值得每个人尊重。当善良因为欺骗被一点点耗尽,我们也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善良的人也许因此没有勇气善良下去,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唯恐自己又一次被欺骗,不愿再伸出援助的手,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会因得不到帮助而生活惨淡。善良频频被“消费”,迟早会“枯萎”。消费善良的“卖惨”带货不可原谅、不容小视!
3.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是养犬人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
点评:犬只伤人甚至致人死亡事件近年来各地屡有发生,大多是有人饲养烈性犬种、养犬行为不规范所致。归根结底,“狗事”其实是“人事”。养成遛狗拴绳的良好习惯,可以最大限度防止悲剧重演。同时,要想真正管住那些不自觉的狗主人,法律还要长出“牙齿”,严惩那些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养狗行为。此外,流浪犬问题也应得到重视。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流浪犬数量明显增多,由此带来犬只伤人、疫病传播的风险不小。相关方面要加快完善犬只登记管理注册制度,减少居民弃养等行为,同时做好流浪动物收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