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雪峰
本报讯 推动产业投资增长14%左右,引领带动全市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实施200个以上市重点建设项目,年度完成投资700亿元以上,其中产业项目年度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我市近日新鲜出炉的“产业项目建设年”行动方案敲定今年工作目标。
按照要求,我市将聚焦产业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推动产业投资增长14%左右,引领带动全市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进一步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着力提升产业投资、民间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和新基建投资占基础设施投资比重,力争达到省对市州考核要求的满分目标值;突出产业项目引领重点项目,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在衡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超过120%。实施200个以上市重点建设项目,年度完成投资700亿元以上,其中产业项目年度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坚持将5000万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作为稳投资的“压舱石”,力争全年新开工80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100亿元以上、一般债券50亿元以上,新增社会融资350亿元以上,力争国省预算资金或专项资金达全省各市州可争取资金盘子的10%以上;年内用地计划指标1300公顷以上,其中新增建设用地800公顷以上、农用地转用750公顷以上;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新增储备重大项目400个以上,其中产业项目不少于200个,各产业链项目不少于10个,各县(市)区不少于20个,并启动项目论证、报批等各项前期工作;力争全市全年引进“三类500强”企业15个以上,引进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每个县(市)区至少引进5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南岳区2个),每个市直园区至少引进1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每条产业链引进2—5个亿元以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