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衡山县:~~~
衡阳县:~~~
雁峰公安急民所急忧民所忧~~~
兰江派出所:~~~
2021年04月15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讯员   袁  骏

  本报讯  春风吹拂,草长莺飞,正是“娇红嫩绿春明媚”的大好时光,4月14日又是一年一度的农历三月初三。在衡东县大浦镇,有“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风俗习惯,据说,可以去病除灾、强身健体。

  相传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在湖北沔城采药,三月初三这天,偶遇大雨,便在一老者家中避雨,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园内采来一把地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效仿用地菜煮鸡蛋吃。于是三月初三,地菜煮鸡蛋,就成了一种习俗,在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一带盛行开来,至今还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农历三月三,不忘地菜煮鸡蛋。中午吃了腰板好,下午吃了腿不软。”

  地菜,学名叫荠菜,中药名叫荠菜花,在路边或野地里随处可见。在大浦镇,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吃地菜煮鸡蛋是很讲究新鲜和配料的,地菜一定要是三月初三当天采摘的,先将鸡蛋煮熟、剥壳,再放入清水中和荠菜、枫球、生姜一起煮,最后放几粒红枣,煮好后再放点糖,既可保证地菜的清香及药用功效完全渗透进鸡蛋中,又可以让红枣不烂、香甜可口,吃了后不仅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以预防春瘟,吃进去的是地菜鸡蛋,吃出来的是全家人的健康和中华饮食文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地菜卖得俏
传统民俗文化进校园
多措并举整治商业噪声
村民行动不便 民警上门服务
衡阳晚报版面三A03 2021-04-15 2 2021年04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