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A股市场普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近期投资者因持续回调产生的悲观情绪,而从基本面看,越来越多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业绩报喜的公司也为市场后续行情演绎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基础。
昨日,A股市场除科创50指数微幅回调外,其余股指全线上涨。
30日,上证综指以3432.53点开盘,全天震荡走高,最终收报3456.68点,较前一交易日涨21.38点,涨幅为0.62%。
深证成指收报13888.44点,涨117.18点,涨幅为0.85%。
创业板指数涨1.37%,收盘报2771.32点。中小板指数收报8987.02点,涨幅为0.80%。
科创50指数录得0.19%的跌幅,收盘报1248.34点。
沪深两市个股跌多涨少,约1300只交易品种上涨。不计算ST个股,两市约60只个股涨停。
板块概念方面,西部开发、特种玻璃、水产养殖涨幅居前,涨幅均逾3%;生态园林、葡萄酒、能源加工跌幅居前,跌幅均逾2%。
在多家券商看来,当前A股阶段性底部已现,前期快速下跌的情况不会重演,基本面将成4月最重要的破局因素。对投资者而言,回归基本面是当下需重视的特征,配置方面推荐关注调整充分、业绩改善的行业及板块。
A股阶段性底部已现
回顾上周(3月22日至3月26日)行情,市场指数在下探后迎来强势反弹,全周整体呈“V”型走势,数连阴的周线也集体翻红。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周分别收涨0.40%、1.20%、2.77%。
从板块看,连续数周领涨的顺周期板块回落,此前持续回调的成长风格暂居上风。Wind数据显示,上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计算机、医药生物涨幅居前,食品饮料、传媒跟涨,而钢铁、有色金属、化工、采掘则跌幅居前。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不必过度关注下行风险,维持震荡格局判断。考虑交易层面微观结构的优化并非“一日之功”,坚定认为前期快速下跌的情况不会重演。
中信证券指出,当前市场悲观预期顶点已现,二次探底后底部确认,预计投资者对国内外宏观扰动因素反应将逐渐钝化,情绪和行为回归平静。不过市场流动性的显著改善仍然需要至少1至2个季度时间,短期内市场难以形成全局性的上涨。平静期内,基本面将成为4月最重要的破局因素。
国盛证券认为,随着国内积极信号显现,不确定性逐步消退,阶段性底部已经出现。
广发证券判断,微观结构调整第一阶段已经结束,参考历史,调整空间和时间基本满足,绝对收益投资者的情绪也已经基本触底。此外上周A股的领涨风格/行业也出现了明显的超跌反弹特征,预测“热门股”股价一般会收复前期跌幅的一半左右,反弹时间将持续到4月中旬。
当下需重视回归基本面
随着上市公司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陆续出炉,市场越发关注企业盈利修复带来的机会。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更宽的盈利修复是下一阶段超额收益的来源核心。对复苏的持续性与复苏宽度更乐观,但风格与结构将更有利于价值、周期制造、服务消费。
兴业证券指出,就行业而言,中上游的利润回升,基本面复苏是当前配置中需要重视的较大确定性因素。基金重仓的“明星股”调整尚未完全结束,但业绩能够符合市场预期甚至超预期的,将率先摆脱当前局面,走出趋势。
海通证券认为,市场信心修复需要时间,而到4月份,2020年企业年报和一季报将披露完毕,投资者对国内基本面和政策面的担忧将缓解。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经济逐渐步入正轨,中大市值公司业绩也将恢复,市场结构将会更加均衡。
关注调整充分、业绩改善板块
对于后市配置,中信证券建议增配四条新主线:一是本轮市场调整后性价比较高的成长板块,如半导体设备和军工等;二是疫情受损板块,如旅游酒店和航空等;三是受益于海外需求复苏的品种,如汽车零部件和家电等;四是一季报预期延续高景气的品种,如有色和化工。
国泰君安证券推荐四条主线:一是碳达峰、碳中和部署主题的钢铁、新能源;二是预期充分调整、回归基本面增长的科技,如电子;三是机械;四是资产负债表修复的金融,如银行、保险。继续推荐具备稀缺性的互联网港股龙头。
广发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一季报改善、前期跌幅居前且调整中换手相对充分的板块:“涨价”主线的顺周期(有色金属/化工);一季报业绩改善,前期跌幅大,换手相对充分的板块(白酒/军工);主题关注碳中和(钢铁/火电/电解铝)。
兴业证券认为,“顺周期+服务业”是当前行业配置确定性最高的组合:顺周期建议关注化工(MDI、农药、钛白粉)、有色(工业金属、贵金属)、机械以及轻工家居、家电和汽车;服务业建议关注银行、航空快递航运、社服(酒店、餐饮、旅游、医美、免税)等。
国盛证券推荐三条布局主线:一是长期景气向好的新能源、半导体、医药、家电等板块;二是业绩超预期的化工、机械、交运、社服等板块;三是港股科技龙头也有望迎来修复。
海通证券建议中期关注“智能制造+大众消费”:2021年科技将进一步与制造业融合,即智能制造,如汽车智能化、5G改造生产端(云计算、人工智能、消费电子)、高端制造等;预计乳制品、餐饮等大众消费需求或将大增,专科医院、高端医疗器械、医疗美容、养生保健等医疗服务领域需求也有望提升。
注:本版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年报“成绩单”出炉 化工电子行业表现抢眼
■相关链接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正在加速进行,“成绩单”整体亮眼。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已有421家上市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其中超过六成的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化工、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突出。与此同时,还有150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143家公司预喜,预喜率高达95%。
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目前沪深两市已有421家上市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其中,有398家公司实现正盈利,占比超90%。305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303家实现净利润增长,营收净利“双增长”的共有257家,占比达61%。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有32家上市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从行业来看,上述业绩亮眼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同花顺数据显示,在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303家上市公司中,共有36家属于化工行业,31家属于电子行业,属于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和电气设备的分别为25家、24家、21家。其中,英科医疗、振芯科技、海油工程、博创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倍,此外,还有北新建材等42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披露业绩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电子等高新技术行业,研发投入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同花顺数据显示,有可比数据的387家上市公司在2020年进行的研发投入总额为1048.4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69.45亿元增长超20%。其中,通信行业合计投入214.48亿元,电子行业合计投入204.61亿元,研发投入居于各行业前列。
千亿市值级别的上市公司业绩同样浮出水面。截至3月24日,已有金龙鱼、华泰证券、中国人保等21家千亿元市值公司披露2020年年报,业绩表现差异较大,净利润增幅从-18%到119%不等。3月23日晚,金山办公发布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增长43.14%,实现净利润8.78亿元,同比增长119.22%,超过100%的净利润增幅为目前已发布年报的千亿上市公司之最。
而在本周,还将有560家上市公司预计发布2020年年报,其中不乏贵州茅台、海天味业、比亚迪等行业头部企业。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最近年报和一季报预告陆续披露,可重点关注业绩超预期个股,并回避一些业绩亏损、大降的高位垃圾股。从中长期看,只有业绩持续增长的公司,股价才能实现不断上涨。
年报披露之际,不少上市公司也发布了一季度预告。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4日,A股共有15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143家公司预喜,预喜率高达95.33%,预告业绩翻倍家数则达到83家。从行业来看,农业、电子、计算机、机械等预喜公司较多。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化工、有色等去年受疫情影响显著的部分行业,2021年一季度业绩出现明显回暖。
业绩预喜公司中,黑猫股份、震裕科技等5家上市公司表现突出,预计净利润增幅超过10倍。化工行业企业黑猫股份最新业绩预告显示,一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根据公告,公司预计2021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亿元至2.80亿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396.67万元。针对业绩变动主要原因,公司表示,2020年以来,非轮胎用的炭黑差异化产品产销规模迅速提升,营收结构显著优化;此外,公司通过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加强过程管理、降耗增效等举措,生产及运营成本显著下降,综合毛利率和行业竞争力提升。
3月登陆创业板的震裕科技一季度业绩也大幅预增。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215.11%至6733.71%。作为宁德时代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主要配套供应商,公司表示随着国内疫情基本稳定,电机铁芯下游客户以及宁德时代等动力锂电池生产厂商开工率逐渐提高,其精密结构件业务订单也自2020年6月以来实现较快增长。
海通证券指出,A股企业盈利仍在回升中。站在全年视角,4月份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陆续披露,届时有业绩支撑的个股有望迎来行情。东吴证券也表示,市场已经进入一季报预告披露的高峰时段,业绩将成为驱动行情的关键变量。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