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言(湖南衡阳)
笔者生活在一个小县城,不时听到老人抱怨:“用老龄证免费乘坐公交车,真是害死人呢!要么好久好久上不了车,纵使上了车也要遭司机的白眼!”于是,有些老人想出对策,要么夹在中青年人堆里跟着上车,要么掏出钱币招停公交车而上车后再亮证。然而,老实巴交的老人只能苦苦等待、苦苦追赶而全凭公交车司机的良心发现。总之,老人凭证免费乘坐公交车有点难!
老人凭证免费乘坐公交车,本来是政府关心老人而给予的福利待遇,以及社会发展给老人分享的红利。笔者于此拿老人凭证免费乘坐公交车难说事,是因少部分司机为难老人、极不情愿让老人凭证免费乘坐公交车。试问这些司机:要是你的父母长辈被如此对待,你作何想?你们也会老的,到时面对如此对待又作何想呢?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得国人的极度认可。然而,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尊老敬老遭遇了挑战,引发出不少的负面效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烙印在每个中国人血脉里的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务必传承光大。老人一生为家庭和社会作出过不少的贡献,理应受到尊敬。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古至今,都是倡导社会营造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全民承担共同的社会责任。老人在生理特点上处于相对弱势,需要帮助,应该受到对等呵护,切不可嫌弃及不公平的对待。必要时,可用法律及有关规定维护和保障老人的正当权益,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人口老龄化工作提出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现和社会环境。”因为这是关系到全社会的安定和谐及文明建设。百善德为本,敬老孝为先。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一切善德之始,一切幸福之源。我们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强化尊老敬老的观念意识,进而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做到人人尊老,个个心里有老人,将老人当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以真心敬老,以诚心助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断创造条件、优化环境、营造氛围,让老人们安享幸福晚年,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乐享时代美好生活,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给老人一份幸福,就是给自己一份快乐;给老人一片天空,就是给自己一片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