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崇谷
当代文学创作,多在电脑上进行,作者敲击键盘录入文字内容,方便而快捷。然而,熟悉电脑创作的非子夫先生(曹建德),却用远古传承的文房四宝,弘扬王羲之、蒲松龄遗风,创作并书写了近20万字的《非子夫文稿墨迹》。
作者曹建德曾在南疆部队从事过新闻工作,转业到地方某政府机关做过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和党务工作,业余喜好书法和文学,于是成为了市书法家协会和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国内各刊物上发表作品有数百篇,岀版过小说集《弯路》;书法作品参加省市相关展览交流,得到过好评。退休之际,自由支配时间多了,他突发奇想并立即践行:将近20万字原创文学作品用毛笔书写成集,让读者在古色古香的字里行间阅读,领略另一种韵味。
浏览这本散发墨香的书写集,我觉得本书内容贴近生活,很接地气。文稿中有小说、散文、游记,还有辞赋。小说大部分是写政场上的一些鲜活而具体的故事,反映现实生活中某些机关干部的“亚健康心态”,如《王加二轶事》,作者抓住“敬酒、拜年、道歉”三件极小的生活细节,来反映机关干部谨小慎微的心理状态,可谓黑色幽默。而散文《买枣》,作者是写一个西部农民卖枣和自己买枣的经过,用“猩猩惜猩猩”作比喻,既高度赞美卖枣农民纯朴的情感,又体现了作者朴实的人品;还有部分作品,如《月映井边》《斗室情结》《女性人物三题》中……都是生活现实中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这些作品构思巧妙、手法独特,小中见大,值得人们茶余饭后去品鉴。
再看文稿的书写:曹建德用的是行楷,少许间些行草。看得岀,作者是经过严格临帖的,功底颇为扎实,字体中多少见王羲之《圣教序》的影子。尽管书者的书法还难以说是岀类拔萃,有些作品甚至有些随意性,但整体字体清秀、隽永,书写中的笔法、黑法、章法都还得当。如果从字如其人的角度讲,也体现岀作者平生中为人稳健、严谨的风格。
作者将这部手抄体文稿定格为“人生印记”,倒也贴切。是的,一个人来到世上,应要留下一点痕迹,有人是一道耀眼的光环,有人往往是昙花一现。有位名人说过,人的一生中应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要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在社会上留个好的口碑;立功,就是多做有利于国家民众的事;立言,就是总结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用文字记录下来,作为精神财富传递下去。作者正是沿着这条人生的轨迹去实践了,虽不能说有多少惊天动地的成就,但至少精神是充实和富足的!
衡阳人杰地灵,各个领域中舞文弄墨之士大有人在,且各领风骚。作者虽已成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但不甘人生寂寞,努力将文学与书法融为一体,这种进取精神值得肯定和点赞!愿作者再接再厉,为中华文艺复兴添砖加瓦。让心中的文学艺术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作者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诗词协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