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眼镜”问题如何破题?近日,国家卫健委成立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职责是提供咨询和专业指导,探索、发现和推荐视力健康适宜技术和典型经验,开展近视防控科普宣传等。
点评: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戴眼镜的烦恼尽人皆知,正如某些网友的戏谑,“我并不想为保护心灵而给窗户加上一层玻璃”。儿童青少年尚处于美好人生的开篇,更应加倍珍惜宝贵的眼睛。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环境有必要为孩子的眼睛“松绑”,从而使他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感受多彩生活,真正成为身体与人格上的“健全人”。近视防控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只是举措之一,希望有更多、更有效的办法落地生根,共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灵窗户”。
2.从太原某男子用开水烫怀孕母猫,到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在网络贩卖虐猫视频,几乎每次出现虐待动物事件,都会掀起一阵将禁止虐待动物写入法律的讨论。近日,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虐待动物及相关行为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法。
点评:虐待动物的图片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容易给人带来不适,可能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相关产业链已经游走在法律所禁止的边缘。抛开对人的影响,在动物保护主义者看来,动物拥有与人类似的感知能力,虐待动物行为本身也应该是为文明社会所摒弃的。当人们对某种行为感到愤怒,认为施加道德谴责仍然不够,自然会想到立法。此外,有研究显示70%暴力犯罪者曾虐待动物。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虐待动物者本身就存在心理问题,需要进行治疗,虐待动物与实施暴力犯罪都是表征。
3.住在某小区的刘先生向记者爆料,称自己购买的小区停车位只够微型小汽车停进去,但车门尤其驾驶室车门无法正常打开。他认为,这是因为开发商没有尽到提醒义务,甚至在销售时知道车位缺陷,但刻意隐瞒,实属欺瞒或者重大失误。而开发商相关人士表示,车位销售前有公示备案的过程,相关文件有具体车位编号和面积,业主买车位前都有到现场去看的,不存在有故意隐瞒的可能性。
点评:像刘先生这样买了不标准车位,与开发商产生纠纷的并非个例。从此案例来看,无论开发商在销售时是否刻意隐瞒车位缺陷,刘先生所购车位并不符合标准、具有先天缺陷是个客观事实。哪怕车位销售前确实经过了公示备案,也并不能作为脱责的理由。普通人买车位,对于停车场设计规范和车位大小标准缺乏常识性的了解,看不出合同里的“坑”可以理解。但令人疑惑的是,这些销售的车位已经出了产权证,也就是说,相关部门已认可其为可以正常销售的合格商品。这样有质量问题的车位,是怎么通过相关部门的层层验收的呢?值得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