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帅 通讯员 王 翊
本报讯 不动产登记工作实施5年来,中心各科室工作成效如何,目标完成情况能否得到社会和群众的满意认可?1月22日下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召开成果展示暨双述双评汇报会。为检验工作成效,该中心创新目标考核办法,由各科室按工作职能组成工作汇报小组,围绕我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实施以来的工作目标、机制、情况等,结合自身工作成效进行述职,并接受特约业内人士及媒体代表现场点评和测评打分。
会上,业务办理组、业务服务组、农房登记组、后勤保障组分别以《筑台强基,架桥修渡,铺就登记高速路》《守土甘为破茧蝶,化作春泥更护花》《做实便民文章、勇担登记先锋,业务办理立潮头》《不忘初心 追梦前行 后勤保障 务实先行》为题,大家说“实情”、讲“干货”,并通过数据、图表等个性化的宣传视频、文献等。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运用娴熟的演讲技巧,向每一位与会人员充分展示了我市不动产登记工作5年来的工作成效,同时也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集中展现了各自工作中的“聚焦点”。在其后的双述双评环节中,各小组代表直奔主题晒“干货”,并就担当创新、工作纪律和服务态度等几个方面深入查摆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大家相互深刻剖析,批评直截了当、不遮不掩,充满“辛辣味”,达到了“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
据了解,自2016年我市实施不动产登记工作以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已累计受理各类案卷87万余件,登簿86.9万余件,登簿率为99.9%,发放不动产权属证书78万余本。5年来,衡阳不动产登记工作从三级审批到一级审批;从集中办理到向四个城区、银行网点延伸,从“专科受理”到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从30个工作日办证到10分钟办结,从高投诉率到零投诉率……中心始终坚持以保障不动产权利人合法权益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宗旨;以打造“便民、利民、亲民、惠民”四民窗口为亮点,在非公证继承登记、地下空间发证、质量检查体系的创新做法在全国范围被推介,农房登记经验、遗留问题处理、商品房办证直通车走在全省前列;并通过优化流程、压缩环节、改革创新、提速增效等举措,有力提升了不动产登记工作水平和服务效率,增强了办事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