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瑞华
通 讯 员 吴鲁西浪 邓陆峰
本报讯 近年来,常宁市西岭镇五冲村因地制宜发展南竹等优势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村里的风景也变得更有特色。
冬日午后,阳光温暖。行走在五冲村乡间,只见一簇簇乳白色的竹条晾在田间地头,淡淡的竹香沁人心脾。不远处,3位村民正把晒好的竹条装车运走,送往工厂进行下一步加工。据该村扶贫专干谢春明介绍,五冲村共建有五个竹木筷子加工厂,且全部投入使用。
在黄泥坳筷子加工厂,村民正在流水线上进行竹子的各道工序加工,现场机械轰鸣,一片忙碌景象。从山上砍下来的南竹直接运到这里,再经过锯竹、破筒、拉丝、煮沸、晒干等工序,成型后的材料将被送往各类产品工厂进行最后的加工。
五冲村五个南竹加工厂共吸纳30余户脱贫户务工,不仅解决了工厂劳动力问题,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有了更好的收入。工厂负责人范康付介绍:“我们采用计件拿酬的方式,多劳多得。月工资三到五千不等,平均每人能拿到五六万一年。”
五冲村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南竹面积占了三分之一,资源丰富。为促进南竹产业发展,村两委想方设法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短板,引进能人,建立扶贫车间。
在采集南竹资源过程中,村民选择南竹生长密集区域进行砍伐,可促进南竹继续生根发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产业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该村于2018年摘掉省级贫困村帽子,目前全村94户,323人全部脱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