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珂
衡阳是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中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很多,存在经济压力大,老而无休;日常生活照料缺失,老而无安;情感需求缺乏,老而无欢等很多问题,亟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与关注,构建较为完善的保障与服务体系。
市政协委员唐林生建议,要积极发挥村民委员会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支持留守老年人较多的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利用闲置的村办学校、厂房、公共设施、集体用房等场地,建设或者改造养老服务设施,为农村老年人特别是留守、独居、高龄、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就近便利的文化娱乐、日间照料、助(配)餐等服务;积极发挥农村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作用,支持乡镇卫生院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基本医疗和长期护理服务。支持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老年学校(课堂)、党员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有关部门和组织下沉基层的公共服务项目面向留守老年人开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