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珂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人口众多,对农产品特别是名优特新农产品需求量大,有着极大的消费潜能,对衡阳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市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九三学社衡阳市委建议,加大政策扶持,统筹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产业园、一二三产业融合、特色小镇、农机购置补贴等涉农项目资金要向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核心基地、龙头企业倾斜;强化科技支撑。一是优化品种结构。瞄准大湾区消费需求和市场趋势,选育、推广一批优质、高产、适合粤港澳大湾区人民口感的优质“菜篮子”品种。二是提高科技水平。积极发展设施栽培,充分利用钢架大棚、智能温室、水肥一体化喷滴灌、机械化耕作等设施设备,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组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科技专家团队,由市农技服务中心、市农科院、市畜牧事务中心、市蔬菜研究所等技术专家组成,开展专家团队送科技下基地、进企业行动,为基地、企业提供贴心服务。
同时,要搞好精深加工。一方面全力促成重点项目落地生效,如湖南萱草全产业链建设开发项目,耀泓公司南瓜深加工项目(将南瓜加工成南瓜淀粉、南瓜面条),华达田园公司的泡菜加工、酵素蔬菜饮品项目等。另一方面积极发展脱水果蔬加工。支持金芙等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蔬菜、食用菌、水果等速冻、脱水、干制等精细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