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珂
“民以食为天”,外卖行业近年发展迅猛,但在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部分从业人员及外卖送餐车不遵守交通规则“横冲直撞”等行为引人诟病。因此,对外卖送餐车实行有效管理很有必要。
市政协委员罗菲菲建议:一是加强监管。可试行“一人一箱一码”非现场执法,建立车辆和人员数据库及GPS定位设备,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实时对接,及时掌握交通违法情况,并督促企业落实黑名单管理措施。综合运用电子监控、GPS与人员数据库,不定期针对商业区等对外卖高需求的地区重点抽查,加大处罚力度,对交通违法率较高的企业定期曝光,违法率与企业征信挂钩;二是优化外卖送餐制度,放宽外卖平台对送餐时间过于严苛的标准,设置上下浮动的时间范围,在范围内抵达即可。针对“外卖小哥”见义勇为、救火等特殊情况下延迟送餐,不“一刀切”予以差评及平台处罚,设置上报免责甚至嘉奖制度,体现行业的温度与社会的宽容;三是借助科技力量,给外卖送餐人员装备智能系统,利用大数据规划最优路线。优化外卖人员的工作环境,统筹规划非机动车道,推广试行“人车分离”的斑马线,改善外卖送餐人员的送餐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