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我们将探索新冬马铃薯+双季水稻,并将实施的‘三一工程’升级为‘两一工程’。” 第三代杂交水稻衡南县双季晚稻实验示范基地技术人员总负责人、衡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彭思李谈起新一年的工作目标。
2020年,衡南县继续协助的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攻关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在向阳桥街道清竹村梓木冲组攻关试验示范区取得早稻株两优168亩产619.06公斤+晚稻叁优一号亩产911.7公斤,双季稻亩产1530.76公斤产量新纪录。
自2019年第三代杂交晚稻组合在衡南县阳桥街道试验示范,叁优一号平均亩产1046.3公斤,实现常规生态晚稻单产的重大突破。两年来,衡南县加速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特别是协助的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攻关试验项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技术人员以严谨的科研思想和探索精神,制定缜密的技术规程,严格执行项目田间操作要求,把握农时季节,挖掘土壤潜力,发挥品种优势,精耕细作(即实行良种、良田、良法、良态生产),力求生产出最接近品种的理论产量。采取跟踪指导、实地操作、监督整改,特别是在禾苗移栽、配方施肥、晒田控苗、病虫害防控以“保姆式”服务到丘块。
日前,衡南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干部职工在测产基地种起了马铃薯,马铃薯收获后,也不影响种双季稻。马铃薯虽为粗粮,如果亩产达到1500公斤,按1比5的比例折为精粮,就相当于300公斤精粮,意味着突破亩产粮食1800公斤目标。彭思李介绍,2021年衡南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前进探索新模式,推广衡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