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 之
见惯了南岳的夏云与冬雪、晨光与夕照,感悟过南岳的禅与道,或是陪伴亲友,或是接待贵宾,我曾在南岳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但在这里主持文化活动,却是记忆中的唯一,就像藏经殿的秀美芳径,余韵悠长,一再让我回味。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能见到心仪的名家大师,已是激动不已,更别说能在“我颂南岳——旷瑜炎诗词美文分享会”上登台亮相,担纲主持。这对于久怀向往之心的我,如同打开一扇大门,得以窥探文学的魅力,也成为我最值得珍藏的一抹亮色。因为遇见,因为付出,因为亲眼见证,因为亲身经历,那感觉更是无比的知足,更是满满的幸福。
这份幸运首先要感谢甘建华老师,那年我应邀主持他策划的“春天奔涌而至——石鼓书院雅集”大型文化活动,也是收获良多。还记得接到美差时的欣喜莫名,我已深感这个活动的意义非凡,以及肩上的责任重大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南岳一次规模宏大,聚集湖湘名人众多的文化盛宴。
那是一个出门浑身打哆嗦,手要插口袋,汽车前挡直冒白雾的冬月雨天。可是,寒冷输给了现场海内外知名作家、书画家、朗诵家、衡岳师生等700人的热切,输给了南岳衡山的高朋满座,输给了天公恩赐的冬日暖阳,输给了这场历时四小时的盛典。
有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或感受于他人传述,或来自于亲身体验。旷老,这位朴素无华的白发老者,他根植南岳,笔耕不辍,直至耄耋之年共计出版了《岁月吟唱》《衡岳词韵》《篱下风韵》《南山清韵》等五本诗词集;《春华无浪漫》《流年碎影》两本散文随笔集;主编出版了《衡岳当代诗选》《万里寻诗》《衡州心韵》三本书。他因对文学的挚爱而依旧青春勃发!这情怀,令我景仰!这情怀,又打动和影响着青年一代,让我对执着于文学有了更真切的体会,也加深了我在成长路上对于坚持的理解。一个人若不扎根厚土,也就无法繁茂的生长。南岳养育了旷老,旷老又以文字表白着对南岳的深情厚爱。这份哺育与反哺,在岁月的轮回中,延续着爱与被爱。我感知着,感动着,也传递着。
同样被感染的还有台下幕后的一群人。陈文质、罗步庵、宾新华、李清白、赖尚平、王永智、余庭良、华晓峰、张乐平、廖理邦等十位书画名家,将情感浓缩成卷,小心翼翼地敬献。都说志同道合者才能看懂同一片风景,我想他们也该最懂旷老的至性情怀吧。
礼堂一侧的房间,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正在候场的嘉宾和表演者。台湾的刘正伟、长沙的言建中、衡阳籍知名女作家尹红芳、黄峥荣、深小北,他们的名字熠熠闪亮;朗诵名家谢芳芳和朱瑾手持文稿在一旁来回踱步,一字一句地认真演练;衡阳的过云燕女士、古筝老师黄灿灿则在另一侧的房子里精心化妆,做着登台前的准备。
精心的准备注定有精彩的演绎。龚彩福先生饱满低沉的男中音,陈中寅先生婉转的吟唱,谢芳芳女士朴实炙热的情感表达,朱瑾女士美妙动人的声音,岳云师生充满爱国力量的齐诵,文定学子极具创意的情景剧,都令我如稚子一般受益匪浅,也深深感受着南岳全域旅游的喜人成就和新农村建设的满满硕果。那些不曾熟悉的地方,仿佛跃然眼前。我因此想去南天门采摘,去隐真寺探访;去走一走那乡间的桥,去尝一尝那乡土的菜;去溯源探访朱陵宫旁的石子江……我第一次觉得南岳的旷野如此新奇,南岳的土地这么亲近。这经由旷老诗文所传达出的绵绵乡情,也由衷地感染着我和现场的每一个人。
这是一场没有导演和彩排的分享会,大家怀着对乡土与师者的敬畏,以最完美的状态完成了这场关于故土、关于乡情、关于南岳的演绎。眼前这群人,以其虔诚恭敬深深感染了我,让我审视自己——多少的年少轻狂,多少的无知浅薄。趁年轻,我更要低头涵养自我的心性,更要勠力修习生命的厚度,像这样一群人点燃思想的火把,用自己的方式去热爱乡土,去礼赞祖国,去传承华夏文化之血脉。
圣地南岳,人文荟萃,日月星辰,光辉灿烂。古往今来,多少思想巨子和文人墨客,留下多少不朽传奇与鸿篇巨制。如今,在他的怀抱,一群人因文学相约,讴歌梦想与追求,唱响使命与担当,而这一天终将被南岳铭记。
惟愿:一切希冀不期而至,一切美好如约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