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灿 通讯员 邓 华
全校师生精神饱满,校园处处生机勃勃,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年年攀升……2018年,衡阳市第十六中学新的领导班子到任以后,从建设年、规划年到质量年,从有序、有效到高效,各处室、各部门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校实现了“华丽蜕变”:该校先后荣获“衡阳市清廉校园”“市直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市直校园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教育系统市直单位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殊荣。
创新德育,提升学生素养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校长谢君华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先后两次提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教育的本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教育的真谛。学校德育工作,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成一个好人——爱国、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
该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身修德,志存高远,乐观向上,自立自强。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性格特征,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教育平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让学生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发挥正能量,成为新时代接班人和建设者。
为了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该校从学生进校时就开始抓。今年9月的第二周,该校组织初一新生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行规训练”。在学生处和体卫艺处的精心组织、班主任的带领及教官的严格要求下,同学们克服了炎热天气和训练强度等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此次训练任务。在会操表演中,同学们整齐的步伐,良好的精神面貌,赢得了现场观礼领导、老师及家长们的高度认可。经过这次行规训练,培养了初一新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该校学生德育管理制度已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管理制度包括了学生日常行为的各方面:考勤、学生仪表、纪律、综治安全、班级量化管理、奖惩制度等,实行班级量化管理,利用值周班、学生会、文明监督岗、学生动态巡查等工作方式主抓落实。学生管理工作井然有序。
该校还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社区里,校园中,师生们作为“衡阳群众”的身影时时出现。“家校携手,心育护花”家访活动,社区实践活动,“弯腰”行动……一次次活动正是全体十六中人当好“衡阳主人翁、文明志愿者、平安守护人”的生动践行。“国旗下的讲话”、主题征文比赛、黑板报评比、书法比赛……学校活动丰富多彩。328班罗惠云、335班周雯等同学在2019年衡阳市“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主题写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欧阳慧等同学获得衡阳市书法比赛一等奖。
2019“心育护花”行动年,该校心理咨询室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为疑似心理问题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重点跟踪,科学疏导。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发放心理健康教育资料1000余份;进行学生心理健康团队辅导300余人次,对学生个案辅导20多个。今年3月,学校开展了针对新冠肺炎的“心理防疫”网络辅导课;4月复学后,学校按常规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摸排;5月组织全校各年级开展了“关爱自己,从心开始”主题班会和主题黑板报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让全体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塑造学生健全人格。2020年该校被评为“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创新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该校始终将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兴校战略,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以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切入点,形成了领导集中精力抓好教学,教师集中精力研究教学,学生集中精力学好功课的良好风气。
该校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索,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该校新成立的教研室发动全体一线老师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方案规范基本要求:“四定”“七备”“六个统一”;确定基本流程: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复盘反思;规定考评方式:三次考评项目,集体通案、教学个案的评价标准;明确研讨内容和二次备课内容。从通案的提交、研讨到个案的二次备课、复盘反思,教师们积极参与、互帮互助,教研教改气息浓厚。短短的两周时间已形成实用的操作模式,并纳入教师考核的重要范畴。坚持“以个体备课和研修为基础,以集体研讨交流活动为提升平台,以二次复备存共性显个性”的发展性备课原则,使备课质量呈阶梯式递进,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集体备课更好地推进并取得实效,教务处听课活动同时开展。新制定的《衡阳市第十六中学教师课堂规范要求》同步下发,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细致的要求。课前巡视课堂作好准备,课中要求讲、练、问三种基本形式相互结合,课后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听课后形成完整的听课报告在教研组群公布。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
2019—2020年该校先后进行学科诊断活动和质量监测跟踪听课,所有老师一学期人均听课15节,行政人员和教研组长一学期听课高达30多节。每次听课都有完整的听课图片、评课记录,在教研组群发布,推出大量的优秀示范课。教师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教学氛围,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艺术的提高。同时,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
试卷命题推陈出新。该校考试试卷联合各备课组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标头、统一题型、统一命题难易度,按规范命题,试题具有评价、反馈、激励、强化、导向功能。命题人和审核人共同把关,按章次编排考核知识点,按能力层次作目标分析,命题更有效。根据不同班级层次、科目设置分数区间进行考评,教学质量评价更规范。
该校在教育教学上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教育教学质量大大提升。2019年学校被评为“市直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创新后勤,提升生活质量
为了提升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学校在后勤方面大胆改革,不断创新,为确保师生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设备设施焕然一新。受年代和场地所限,无食堂、无宿舍、教学设施陈旧是制约该校办学发展的瓶颈。2019年是该校的建设年,新的师生食堂、新的学生公寓、新的行政办公室,一一呈现在师生们面前。师生食堂明厨亮灶,能容纳200多人就餐,就餐环境舒适,卫生清洁到位,饭菜美味可口。温馨舒适的学生公寓,住宿环境整洁,宿管老师负责。学校将闲置功能室再利用,主管领导办公室与各处室同在一处,方便沟通交流,提高办公效率。今年暑假为期35天完成改建的新教学楼,教室窗明几净,瓷砖墙面、木纹地板、全新课桌椅、空调、阅读灯、电子白板……学校各项设备设施全面提质,师生工作、学习劲头十足。2019年该校荣获“教育系统市直单位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彭文旭副校长被评为“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食堂作为后勤工作的管理重点,学校及后勤部门都非常重视食堂的管理,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严格管理上下功夫。通过多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岗位职责和食品安全卫生操作流程,对每位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严把食堂安全关。为响应全国“厉行节约、光盘行动”等号召,学校积极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等文明就餐活动,实现师生每餐按量取餐,杜绝浪费,厉行节约。同时坚持将每天的营养菜谱及做好的菜品以图片的形式发至家长群,接受家长们的监督、收集家长们的建议,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2019年该校被评为“衡阳市清廉校园”“市直校园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让勤奋学习成为一种追求,让文明守礼成为一种时尚,让健康生活成为一种主旋律。”在今年秋季的开学典礼上,谢君华校长的讲话情真意切、催人奋进,“我们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全校师生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共同开创市十六中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