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吟吟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我市9个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站主体工程及仪器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在全省率先完成建设任务和联网工作。
今年我省需完成129个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及联网工作,涉及衡阳市共有12个水站,其中新建水站9个(分别是祁东县文明铺镇、祁东县管山村、衡山县晓岚村、常宁市宜水入湘江口、衡南县新塘铺、衡南县栗江入湘江口、衡南县泉溪镇下游、衡南县鸡市村、珠晖区鱼石村水站),升级改造水站3个。
自水站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我市高位推动,各部门通力合作,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并不断加强组织协调、资金筹措和技术支持,水站选址、四通一平、站房建设、仪器安装等多项工作进度一直在全省居于前列。截至10月29日下午,9个新建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站主体工程及仪器设备安装顺利完工,当晚9个新建、3个升级改造水站全部实现与国家平台联网。
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地表水水质监测预警预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