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芳文
近日,唐存正先生(唐群英长孙)寄来新作《唐群英传》打印稿,告之即将正式出版,嘱我为序。对此,我诚惶诚恐,然老先生一再叮嘱,颇感却之不恭,理当欣然从命。
唐群英于1937年6月3日与世长辞,声名湮没40余年,几乎无人知晓。直至1979年12月,在中国妇运史第一次编纂工作会议上,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担任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编纂委员会主任的邓颖超,特别提到唐群英,称其为民主革命时期为妇女“争取参政”的一位“很知名”的女界“英雄人物”,从而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1991年10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康克清为纪念唐群英120周年诞辰,慨然题词:“唐群英 一代女魂”;1995年9月,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前夕,中国政府向大会推荐8集“中华百年女杰”电视专题片,唐群英为第4集,与秋瑾、宋庆龄、何香凝、向警予、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同列其中,为国人景仰,流芳百世。
“盛世修志,家兴续谱”。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编纂委员会成立以后,关于唐群英光辉业绩的研究和宣传工作同步启动,逐渐形成热潮。全国妇联妇运历史研究室主任刘静与唐群英的抚子唐遂九老先生,最先挑起搜集和整理唐群英史料的担子。唐遂九老先生身故之后,其长子唐存正于1987年接过研究、宣传唐群英活动的接力棒。唐群英故乡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三级党政领导和各社团组织以及各地的史学工作者和社会贤达,在关于唐群英这位历史人物的史料征集、年谱研究、事迹评述、故事细说、诗词赏析等方面,都拿出了可观的成果,一批著作如《唐传英评传》《唐群英年谱》《唐群英的传奇故事》《唐群英诗文赏析》《女权运动先驱唐群英》《唐群英研究文集》《唐群英史料集粹》《唐群英家风揄扬集》等相继出版。《妇运探源——走近唐群英故里》《一代女魂》《山鸟唤晴来——唐群英》等电视专题片,《一代女魂唐群英》电影先后亮相,《中国影像方志——衡山篇》以浓墨重彩记述了唐群英的故事。而今,唐群英的光辉业绩,已然成为亿万人民永恒的记忆。
诚然,三十年来,唐群英的研究宣传工作也经历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浅入深、由博返约的过程。唐存正先生在搜集、整理大量档案资料和口碑资料,阅读、分析大量研究论文和评说故事的基础上,写出一部按年系事的年谱式传记《唐群英传》,对于帮助读者简约而全面地了解唐群英生平和历史功绩,是很有必要的。唐存正先生超越家族、立足民族的胸襟胆魄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着实值得称颂和学习。
《唐群英传》重点记载唐群英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功绩,以经过考究的史料为实证,叙述清楚,确可信据。一是两度踏波东瀛,寻求救国强国之道,学成回国后,迅即投身反清斗争,与陈荆策动花石起义,与张汉英组织女子后援会,筹集粮饷支援前线,亲率北伐军救济队,实施战地救护,为攻克南京立下赫赫战功,受到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接见,被赞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以“有功于国家”而荣获“二等嘉禾章”,被后世誉为“女界孙黄”;二是作为中国女权运动先驱,她坚持“男女平权”,联络各地女界领袖,创立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当选会长,发起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女子参政运动,其旗帜之鲜明,斗争之尖锐,时人叹为“五千年来女权之曙光”“中国妇女运动的第一声”,亦令万国女子参政同盟会所关注,赞为“在东方作第一声惊人之鸣”;三是遵照孙中山先生“今日女界宜专由女子发起女子之团体,提倡教育,使女界知识普及,力量乃宏……”的旨意,在后半生全身心投入女子教育事业,先后在北京、长沙、白果、衡山等地创办过十所女子学校,涵盖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她身边学习过的女子,大多参加民主革命,一些人还加入共产党,成为农运、妇运骨干。唐群英倾其心力,尽其家资,办学热情之高和创办学校数量之多,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首屈一指。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特别是中国妇运史上,唐群英无疑是一位历史伟人。当我们仰望历史星空的时候,看到在璀璨的湖湘星系之中,有一颗闪烁着独特光芒的明星。这颗明星,就是以其侠气豪情、剑胆琴心、红莲品格、寒梅风骨铸造了中华民族“一代女魂”的唐群英。
《唐群英传》这部具有历史文献性的人物传记,将付梓出版,确是湖南文化生活的一件大喜事,也弥补了“辛亥著名人物传记丛书”缺失《唐群英传》的遗憾。
爰缀数语,以报存正先生之雅命。
是为序。
(作者系省社会科学院历史学研究员,历史研究所原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