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突发疫情怎么办?在线教育会否成为常态?上网课近视怎么办?教育部27日举行发布会,介绍2020年秋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有关情况,回应有关热点。
各地秋季开学分批错时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说,各地中小学、托幼机构和高校开学基本安排在8月15日到10月10日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学期延期开学,并从9月1日起开展“空中课堂”线上教学。
王登峰表示,教育部要全面跟踪和指导各地秋季学期开学的情况,坚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必须要落到实处,也要防止过度防控。同时,要强化健康教育,鼓励各地各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据介绍,为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教育部此前已印发相关通知及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要求各地和学校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和学校实际,落实对师生员工的健康监测要求,全面排查各类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周密安排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秋季学期,中小学校要区别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统筹制定教学计划,要针对春季学期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新学期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按照“属地统筹”的原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要精准分析学情,针对春季学期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确保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确保教育质量。
他强调,小学起始年级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积极探索合理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使新生顺利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幼儿园要严格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普通高中学校要稳妥实施选课走班,加强走班教学的课程编排和各项管理工作。
秋冬疫情风险如何防范?
中国有各级各类学生近3亿人。这么多学生返回学校,有的还要朝夕相处,24小时生活在一起。给秋冬疫情防控带来不小挑战。
王登峰表示,今年秋季学期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特殊时期。科学谋划、部署安排秋季开学和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是全国教育系统最重要的任务。教育部要求确保安全开学、正常开学、全面开学。
“安全开学”要求各地和学校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和本校实际,统筹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
“正常开学”要求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把教育教学秩序恢复到正常的课程安排、正常的课堂学习、正常的校园生活。
“全面开学”要求在满足开学条件前提下,各个地区、各类学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
据悉,各地和相关高校严格落实“防输入、防反弹、防突发、防松懈”要求,充分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严格暑期疫情防控。
北京、上海暑假期间暂停军训、夏令营、社会实践等聚集性活动。云南、广西把边境地区学校作为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人员分类管理。
山东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划定校内活动路线。武汉大学建立学生健康监测网络,落实晨午检制度、课堂考勤制度、晚点名制度。
重庆大学要求来自或14天内途经境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持来渝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报到;无法提供的,抵渝后在学校集中隔离观察区进行核酸检测。
在线课程还有必要吗?
今年春季学期由于疫情特殊形势,全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实施了在线教学,108万教师开出110万门课程,合计1719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达2259万人,合计35亿人次。
秋季返校后,在线课程还有必要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高校秋季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把握好三点:一是高校的教学模式将从上半年的线上教学为主,转变为线下教学为主,同时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二是课堂理论教学、学校实验教学和校内校外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将全面推开;三是针对可能出现一个学校突发的个案性疫情或一个地区多校发生的疫情,相关高校要根据情况,及时将线下教学转为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或全面转为线上教学。各地高校要坚持一手抓安全防疫,一手抓教育教学,把战时在线教学的“新鲜感”转化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常态”。
基础教育领域在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基础上,也将大力加强线上教育教学。吕玉刚表示,为了巩固春季学期“停课不停学”取得的成果,教育部组织系统开发了4000多节覆盖所有年级、各门学科的秋季学期课程资源,并组织遴选了各类优质专题教育资源,通过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继续上线播出,供各地免费使用,实现了从疫情期间“应急方案”到“精品课程”的全面升级。
同时,教育部还会同有关部门联合部署了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网络社交行为、低俗有害信息和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清理社会网课平台违法有害信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净化网络环境。
上网课多了,视力下降怎么办?
疫情期间,不少学生观看电子屏幕时间增长,户外运动时间减少,对视力产生影响。教育部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教育部调研发现,中小学生近视率半年增加了11.7%。
王登峰说,教育部对9个省(区、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在疫情期间视力变化情况做了调研,结果“很不乐观”。与2019年年底的数据相比,6月份所做的调研显示,这半年,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
王登峰介绍,下一步,教育部将采取相关措施,严格落实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要求。
“一是要控制在线学习的时长。”王登峰说,关于在线学习的时长,原则上要求小学不超过两个小时,初中不超过三个小时,高中不超过四小时,而且每次连续看视频的时间也有明确的要求。
“第二,还是要加强体育锻炼。”王登峰说,最近将出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强调中小学生在课外也至少有每天一小时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王登峰说,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爱眼护眼,加强眼视光的检测和配镜相关市场和经营主体的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解决青少年近视问题的氛围。
十一大学生可以离校吗?
最近网上大学生对个别高校封闭管理有些议论。王登峰表示,高校秋季学期开学之后,校门管理最近一段时间在网络上确实讨论非常热。在教育部跟卫健委联合印发的《高等院校秋季学期疫情防控技术方案》里对此做出了明确要求:第一,要严格做好校门管控,也就是所有进出校门的人都要查验身份、查验体温,而且要做登记。第二,要求广大师生非必要不外出,尽量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固定。同时不去参加一些聚集性的活动,特别是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要尽可能不去。
关于是否戴口罩,北京市要求大中小学开学以后还要戴口罩。教育部和卫健委的技术方案里,是大中小学包括幼儿园秋季学期开学之后,在校内可以不戴口罩,“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前提,包括校门的管理,中小学校门要进行相对封闭式管理,高校是严格管理、严格登记。”王登峰说。
王登峰表示:“我们鼓励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要求和所处环境、所处地理位置以及人员流动等各方面疫情防控的要素,在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增减,提出符合当地、当校和个人疫情防控的标准和要求。我们也希望,这项工作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都能够做出妥善的处置。”
关于十一假期能不能离校的问题,王登峰说,十一假期和周六周日、平时课后进出校门的管理是一样的。比如北京市的高校在学生返校之前要持七天内核酸检测有效证明,如果十一离开校园到外地去,回来的时候可能还要履行这样一个手续。各个学校、各个地方根据当前疫情防控的要求来合理作出安排。
“我们也不鼓励‘一刀切’,但是每一项防控措施都要做到位。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王登峰说,“我们对疫情防控所做出的一些管理规定和要求,一个要因地制宜,另外我们所有人可能都要去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共同实现既控制好疫情又能够确保教育教学秩序正常的目标。”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