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面十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研制出智能绞吸机器人
破解水下“盲区取土”难题
  19日,在常泰长江大桥6号主塔墩施工现场,智能机器人正在进行水下取土作业。这款由中铁大桥局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绞吸机器人,能够实现沉井下沉过程的可控、可测、可视,破解了传统设备“束手无策”的“盲区取土”难题,将大大提高未来桥梁建设中大型水中沉井基础的施工效率。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常泰长江大桥主要施工点是江面上两个巨大的桥墩,其中,由中铁大桥局施工的6号主塔墩沉井平面尺寸面积相当于13个篮球场大小。

  据了解,该沉井最大入土深度达48米,水下地质条件复杂,要穿越3层粉质黏土层,传统的空气吸泥机难以在粉质黏土层吸泥作业,且取土时存在盲区,施工工艺效率较低。

  此次投入使用的智能绞吸机器人有两种,相较于传统设备有了质变的提升:一种履带式绞吸机器人外形像个坦克,履带可以在高低不平的水底平稳前行,通过前端的液压绞吸头旋转将泥土打碎进入排渣系统;另一种龙门式绞吸机器人为框架结构,主框架位于沉井内壁,绞吸头在水下泥面灵活取土。

  据介绍,这两种绞吸机器人均安装了水下传感器,水上的操作平台可以实时监测机器人取土情况,实现井孔内高效、精准取土作业,确保沉井安全可视、可测、可控下沉。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盖过蚕丝被,但你用过蚕丝硬盘吗
石油真由 “古代生物” 变成的吗?
我国研制出智能绞吸机器人
衡阳晚报版面十六A16我国研制出智能绞吸机器人 2020-08-24 2 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