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有这样一位医师,他身兼多职,从一位普通医生到学科带头人,再到现在医联体医院的业务院长,他23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医疗工作中,及时解除患者病痛。他秉承着“把患者当朋友,心里时刻挂念,尽心尽力帮忙”的宗旨,用实际行动救死扶伤,深受患者的信赖与支持,成为患者心中的“好医生”。
他就是该院核应急办主任卢先州。同时,他还兼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医联体衡南县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普通外科业务主任。在南华医院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中,卢先州承担大量医疗管理工作,为医院三甲评审通过作出突出贡献。任现职以来,特别注重“三基”理论的学习与训练,每次在医院组织的“三基”理论、操作考试中均名列前茅,在“医院管理年活动”及创“三甲”及“三甲复审”活动中亦得到省厅专家好评。
苦练基本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卢先州严格要求自己,乐学勤思,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丰富,他不仅广泛阅读国内外普外专著,还及时了解掌握本专业发展动态,并应用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理论,坚持用最正确的方法解决临床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现已完全胜任解决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急症、疑难病症,并有独到的见解。从2008年开始,他逐步学习掌握核应急医学应急处置知识,是我国13支国家级核应急医学救援力量之一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的学科带头人。
从医20余年,卢先州一直从事普外专业临床工作,他的手术以胆大心细、技术精细,切口小、出血少著称。能主刀完成胃、肠、肝胆、胰腺、脾脏的肿瘤根治切除及腹腔镜微创手术,还能操作ERCP、ENBD、PTCSL与EST等。曾经担任肝胆外科主任,为科室的业务发展、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任职期间,这两个效益逐年同步上升。
从住院医师起,这一路走来,卢先州参加值班、急诊、会诊、手术、教学、组织病例讨论以及危重病人抢救等,苦练自己的基本功。据统计,2017年担任肝胆外科主任以来,卢先州每月管理病人150人次左右,手术120台次,综合诊治能力、手术能力高,有很强的处理复杂病例、危重症的能力。卢先州坦言,有时一天要连续做四五台手术,“手术量确实很多,但一想到可以从死亡边缘拉回许多危重病人,觉得一切的辛苦都很值得!”他从不叫辛苦,也从不抱怨,只是默默地救治患者,以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广大患者带去福音。
卢先州曾接诊一位从高处坠落的老年患者,来院时,老人已经休克,考虑为肝脏破裂、骨盆骨折、胫骨骨折,情况危急,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连夜紧急安排肝胆外科为其手术治疗。手术中,卢先州发现患者肝脏破损严重,合并有下腔静脉、门静脉破裂损伤,膈肌破裂,且术中血压一直很低,并发DIC出血不止,凝血障碍。卢先州立即予以下腔静脉、门静脉修补肝脏Ⅰ、Ⅱ、Ⅲ、Ⅳ段切除,膈肌修补,并运用损伤控制理论,全层关腹。术后第一天引流血液800ml,第二天400ml,第三天止血,患者的生命被奇迹般地抢救了过来。患者的儿子感叹道:“卢医生真的是‘妙手回春’,让我的父亲‘起死回生’了!”
积极义诊,当好基层的“白衣天使”
卢先州告诉我们,从医20余年,他一直在坚持做下乡义诊。2011年参加百万医师下乡活动,2016年参加衡阳市卫计委组织的赴花垣县下乡义诊……每年,他都坚持去基层义诊,为贫困地区的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此外,他还参加过抗洪抢险义诊、春运义诊,义诊次数达50余次。
“把患者留在县域内,是降低就医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县医院要有好医生,是病人能够舍远求近的根本所在。”卢先州告诉我们,为了助力衡南县医疗技术的发展,让该县百姓在县医院就能得到好的诊疗,2019年,他开始担任衡南县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兼普通外科业务主任。在基层医院工作期间,他加强技术指导,坚持理论讲授与病例结合,坚持理论讲授与手术演示相结合,切实增强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提高其防范风险的能力,使基层医院医疗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他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狠抓医疗质量,组织各类学术活动,推动衡南县人民医院外科飞速发展,业务人次、手术量均明显增加。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卢先州担任衡南县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防控小组副组长,他不顾个人得失,积极投入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受到衡南县委、县政府及南华医院领导的高度认可。
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要拼力为患者去争取
卢先州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很真诚,总是热心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今年6月28日,王阿姨因胆道术后腹痛急诊入住衡南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护士了解到王阿姨家庭情况非常贫困,就连这次住院也是一拖再拖,实在因腹痛难忍,患者才不得不带着刚卖稻谷的4000元来住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卢先州带头发起募捐,为老人筹集部分就诊资金,在他的倡导下,该科的护士们还为患者七个月的孙子买来了奶粉、纸尿片、衣物,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卢先州任南华医院的医务部副主任时,曾到新宁县回龙寺中心卫生院下乡指导,在这里发生了一件让他至今印象深刻的事情。该院有一名曾因过敏体质从护理职业转为财务工作的职工,一天这位职工突然出现过敏反应,并发生过敏性休克,呼吸心跳骤停已近十分钟,在该院急救时立即予以心脏按压。同时,该院院长请求卢先州前去指导抢救,因为基层条件艰苦,没有呼吸机,于是卢先州不惧感染风险,立即对患者人工呼吸近1个小时,同时调用一台麻醉机支持呼吸,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时间。3小时后联系并转运至上级医院ICU继续抢救,成功地抢救了患者的生命。该患者每每想到此事,心中满满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卢先州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患者,在他看来,只要患者还有一丝希望,医师都要拼尽全力去争取。他曾诊治过一位巨块型肝癌患者,患者右肝后叶下段有巨块型肿瘤(8cm×6cm),在来南华医院就诊前已辗转多家医院,并被许多医生判了“死刑”。然而,当年在老师彭秀达院长的带领下,他们为该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非常好,如今术后已近23年,患者身体健康,每年都介绍很多朋友找卢先州就诊。“每次见到他或接听到他的电话时,我都特别开心。”卢先州激动地告诉我们,从“死神”手里把患者抢回来,就是他当医生最大的快乐。卢先州还透露,至今为止,这位患者每年都与他保持联系,就像是密友一般,患者的原始病历和与患者不同时期的合影都还被卢先州珍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