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衡南县洪山镇光辉村,只见林木葱茏、稻田生机勃勃,树木掩映中一栋栋农家庭院雅致动人,处处尽显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光辉村地处洪山镇东南部,共有3400人,787户,下设33个自然村民组。多年以前,村里通往县城的唯一一条公路还没有硬化,雨天行走深一脚浅一脚的,裤子上都是泥巴。当地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去镇上赶集,有人问光辉村的人来了没有?旁人笑着说,你看那些穿套鞋来的,就是光辉村的!
而现在,村民们大可以穿着皮鞋,闲暇之余在干净通畅的村道上散步。从以前的贫困村到现在远近闻名的“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光辉村成功“逆袭”的背后,是当地村民生活越来越富足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弱有所扶
光辉村活动中心的门口铺设着各种健身器材。记者了解到,这里既是村民活动中心,也是村支两委的办公场所、便民服务中心。
“请问胡书记在吗?”“我就是!”……便民服务大厅内,一位看起来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右手手臂上一道刚被划伤的伤口还在流血。因为修理抽屉,不小心划破了手臂,可他毫不在意,而是熟练地回答着村民的提问,解疑释惑。
他叫胡英辉,是光辉村村支部书记。“我们村没有什么村办企业,老百姓的收入大都来自种水稻、烟叶,养鱼,勤奋是我们村的致富密码。”谈起当地村民收入组成,胡英辉说:“一亩烟叶的纯收入有2000元,每户人家可以承包几十到一百亩不等的烟田。每年3月至7月是烟叶种植季,7月烟叶收获后可继续种水稻,年收入10万元不成问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聊起光辉村近年来发生巨变的原因,胡英辉认为,强化党建的引领作用,为该村脱贫攻坚凝聚起强大合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村里共有1个总支部,3个支部,117名党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开展党员活动。党员干部们非常团结,一心一意为光辉村办实事。”胡英辉说。
党员们在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中争当排头兵。他们有的是扶贫志愿者,为贫困户送去日常生活用品,与贫困户交心谈心,了解贫困户目前存在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为贫困户早日脱贫出谋献策。有的是敬老志愿者,走近独居老人,了解老人身体状况进行诊疗指导。在“弱有所扶”的路上,光辉村的党员们担起重担,切实为扶弱济困保驾护航。
老有所养
以前,光辉村里的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留守老人随处可见。
胡宗福是光辉村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老人,今年农历9月29日将迎来100岁生日。过去,胡宗福的儿子和儿媳们外出打工,年收入远高于种地的收入。后来,路通了,村里就业机会多了,其小儿子回村后承包了多亩烟叶地。从烟叶种植到收割,烟草部门给种植烟叶的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小儿子在家种植烟叶的收入已超过在外打工的收入,小儿媳则在村幼儿园里当老师。儿子儿媳都在身边,胡宗福的养老问题迎刃而解。
走进胡宗福家庭院,只见老爷子坐在一张高凳上笑得眉目舒展。“他坐不得靠椅,只能坐高凳,膝盖弯下去有点费劲。”小儿媳边整理老人的衣领边跟记者解释。老人除了耳朵有点背,身体还是很硬朗,有时会自己走路去村里的理发店理发。“其他兄弟都在市里工作,住在城里,老爷子就跟着我们生活了。”小儿媳说,逢年过节所有兄弟姐妹就会齐聚她家一起庆祝。
谈起养老问题,光辉村村委会主任胡冬说:“根据国家政策,60岁以上就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每个月105元。”为了让每位适龄老人都能领取到养老金,光辉村安排了专人上门为村民普及养老金领取流程。考虑到很多老人腿脚不便,2020年,光辉村在村活动中心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解决了老人认证、办证来去的奔波。据了解,目前光辉村已有1010人领取了养老金。
幼有所教
在农村,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重视,然而,供给却无法满足需求。更多的家长则把孩子送到县里的幼儿园。村里的孩子“入园难”,胡英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积极向洪江镇党委政府汇报,与光辉村村支两委商榷、讨论,经多方筹资于2013年创办了光辉幼儿园。
记者看到,光辉幼儿园俨然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幼儿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走廊、楼道各个角落都设置了充满童趣的绘画摆件,营造出欢快童趣的氛围。据了解,目前已有210名幼儿在园内就读,有效缓解了当地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行走在光辉村,遇到的都是一张张朴实的笑脸。从这些脸上,我们看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更看到的是中国人民勤劳奔小康的现实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