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面十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8月10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机蓝光 会增加抑郁概率
  韩国崇信女子大学研究人员近期发表在美国的《睡眠》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睡前看手机推迟睡眠时间,影响心理健康,更易患上抑郁和焦虑症。

  该研究调查了160个年龄在20岁到30岁之间的人,睡前玩手机的时间是普通人5倍。结果表明,睡前长时间看手机会对健康和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使抑郁概率上升20%,焦虑概率上升14%,而推迟睡觉时间会让失眠概率上升41%。

  究竟什么因素导致如此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黑夜里手机发出的光或许是“凶手”。

  近期关于光调节情绪的研究表明,光环境的变化不仅会影响生物体的昼夜节律,还会显著调节精神状态。2018年,《细胞》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时间碎片化的光暗刺激,可能诱发负面情绪。与此相对的是,白昼的光线往往能正面调节人们的情绪。在白昼和夜晚时段,光线对情绪会产生截然相反的作用。

  今年6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教授和合肥学院赵欢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证明,造成抑郁样行为的是夜间不正常光线而不是节律或睡眠的紊乱,首次诠释了光在白昼和夜晚截然相反的情绪作用的内在机理。夜间蓝光光照增加会影响大脑特定的神经环路,导致抑郁症状出现。

  这一研究提出了基于模式动物研究的神经科学证据,“蓝光”成为导致抑郁的重大嫌疑。

  “蓝光”广泛存在于自然光、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以及LCD和LED多种光源发出的光谱成分中。虽然国家对于电子产品,诸如显示器屏幕、手机屏幕,发出的光谱成分组成有相关规定,以避免能量较高的蓝紫波段的光线对我们眼睛造成不利的影响,但是夜晚较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眼睛会接受本来不多的“蓝光”的集中照射。

  不少研究显示,白天适量晒太阳能提升情绪,采用“光疗”补充光照,可以缓解抑郁患者的症状;夜间来自光污染或电子设备的过度光照,被认为有引起抑郁症状的风险。当然,这项研究并不是说“睡前玩手机就会抑郁”,导致抑郁的原因很多,而且不是单独起作用的。

  不过,作者在论文总结中说,要认识夜间增加的光照对情绪有什么影响,找出夜间光照影响大脑的神经通路是第一步。如果光照在人体中激活的是相同的神经环路,这些结果也许有助于解释过度夜间光照如何影响人类,为何与抑郁症状相关。

  现在,夜间照明越来越普遍,很多人生活在“不夜城”的霓虹灯下,到了景观灯熄灭的深夜,回到家中又继续与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相伴。然而,人们在数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适应了昼夜变化的光照,当夜间光照过度,我们的健康和情绪或许正悄然受到负面影响,而这其中就包含了手机蓝光。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地球磁场“罩不住”月球?
手机蓝光 会增加抑郁概率
新型探针问世 测量原子力有了纳米“触角”
衡阳晚报版面十六A16手机蓝光 会增加抑郁概率 2020-08-10 2 2020年08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