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观看廉政电影《人生不能重来》有感
~~~——读崔郊其人与诗
《2019年中国女性文学选》:~~~
~~~
2020年08月10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此萧郎不路人
——读崔郊其人与诗
  ■欧昭晖

  崔郊,在众多的唐代诗人中,他还是算幸运的。论文凭他不过是秀才而已,比起那些动不动就是进士、状元,他的文凭太单薄了。而提起学术成果,崔郊更比不上那些著作等身的大师们。《全唐诗》中只留下他的一首《赠婢》。就是因为这一首诗,足以让崔郊傲视群雄。你看,崔郊对唐朝众多诗人如是说:诗,写很多有什么用?你们看我崔郊不就是写了一首诗,不仅为我得来幸福的爱情,还让我在历史中留下了千古名。

  在唐朝,诗人可能被分成三流九等,划分的方法应该是按照职位、文凭、才情、名气等。崔郊属于草根诗人,偶尔做做“代课”教师。崔郊的姑妈家境殷实,在当地属名流之类,姑妈可能私底下也没有少塞钱给崔郊,所以崔郊跟姑妈关系非常亲近。他姑妈家有个非常漂亮的婢女能歌善舞。诗人歌德就说: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子谁个不善怀春?他们一来二去、眉来眼去,便私定了终身。

  不知什么原因,崔郊姑妈家一下子破产了,姑妈将婢女以天价卖给了一个叫于頔的人。于頔可不简单,是后来宪宗皇帝的亲家,最高做过宰相。于頔是职业政客也是双面人,他整起人来心如蛇蝎,但是有时又不可思议好得脑壳可以得人家当凳子坐。

  崔郊在外面晃荡几个月回来,再去姑妈家时,姑妈一家已经不知去向。这时崔郊在姑妈旧宅前打胸捶背、号天哭地。后悔当时没将与婢女的恋情告诉姑妈,后悔当时没有求姑妈开恩为他和婢女举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婚礼。

  崔郊终日以泪洗面,借酒消愁愁更愁。转眼又到了寒食节这天,崔郊洗了把脸,又将头发梳了个新发型,将箱底那套舍不得穿的秀才袍穿上,便去踏青。崔郊当时可能只有一个想法,引起踏青的达官贵人注意,自己以此来改变命运。走着走着,来到了半山亭,只见一位贵妇在大声呼喊自己的名字,崔郊惊喜若狂,一路狂奔。走近一看原来正是失联的恋人,他乡遇故知,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哟。两人喜极而泣、抱头痛哭、互诉相思之苦、互说离别之恨。在亭子里歇息的人们,不忍打扰他们,便都悄然离开。婢女摸了摸崔郊瘦了的脸庞,便将随身带着的美食一股脑塞进崔郊手里。看着崔郊狼吞虎咽的样子,婢女开心地笑了。

  相聚的时间总会过得很快,于頔派人来找人了。崔郊便在婢女的手绢上写道: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此诗首句通过对“公子王孙”争相追求的描写突出女子的美貌,次句以“垂泪滴罗巾”的细节表现出女子深沉的痛苦,三、四两句说女子一进权势之门便视自己为陌路之人。全诗高度概括地写出诗人所爱者被劫夺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社会因门第悬殊而造成的爱情悲剧,寓意颇深,表现手法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委婉曲折。

  晚饭时,于頔看见婢女的眼睛红肿得不得了,便问是不是谁欺负了她。婢女便将偶遇崔郊和崔郊当年的月下之盟全部讲给于頔听。说完之后就将崔郊写在手绢上的诗给于頔看。于頔饱读诗书,当然明白诗人从侯门“深似海”的形象比喻,从“一入”“从此”两个关联词语所表达的语气中透露出来的深沉的绝望,比那种直露的抒情更哀感动人。于頔当然也明白崔郊在诗中的所指的含义,想到“绿珠”这则典故,悲悯之心油然而生,决定君子成人之美,让有情人终成眷属。便安排工作人员连夜将崔郊找来,让他将婢女领去。这时的崔郊将人生三件幸事就占去了二件,由他乡遇故知到洞房花烛夜。人生不确定因素太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修炼“四心”
从此萧郎不路人
只有女性才能完全理解的人生
“段”章取“议”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从此萧郎不路人 2020-08-10 2 2020年08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