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0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74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102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21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008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8月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837例(其中重症病例3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905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4528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95607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3985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0例(境外输入7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9例(境外输入4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82例(境外输入117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4276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3754例(出院2314例,死亡4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476例(出院441例,死亡7例)。
1
北京:
做好新发地复商复市工作
记者从北京市了解到,8月5日下午召开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八十一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三十八次会议要求,常态化疫情防控决不能放松,要加强入境国际航班管控,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和风险防控。要提早谋划秋季开学工作,细化各学段及培训机构开学方案。常态化疫情防控决不能放松,要持续抓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做好新发地批发市场复商复市工作,完善管理体系,指导监督商户落实防疫责任,维护好经营秩序。
2
各国相继重启 疫情又现反弹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5日10时(北京时间5日16时),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06709例,达到18354342例;死亡病例增加5116例,达到696147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则显示:截至北京时间6日7时32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达18650322例,死亡病例为703320例。美国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确诊病例达4816509例,死亡病例为157854例。
随着各国开始重启步伐,疫情也出现了反弹趋势。路透社5日报道称,根据过去两周的数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平均每24小时就有将近5900人死于新冠病毒,等同于每小时247人,每15秒就有1人感染新冠死亡。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副首席医疗官迈克尔·基德5日说,截至当天中午,该国过去24小时内新增新冠死亡病例15例,创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数新高。新增死亡病例全部来自当前疫情最严重的维多利亚州。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统计,截至5日20时30分(北京时间5日19时30分),日本当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343例,累计确诊42799例;新增死亡病例5例,累计死亡1028例。日本疫情近来出现反弹,8月以来仅有一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低于1000例。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和益普索集团4日公布的一项联合民调显示,约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新冠疫情应对情况不如其他国家。
3
非洲确诊病例逼近百万 疫情恐冲击粮食安全
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日数据显示,非洲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98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1万例,累计治愈超过65万例。非洲联盟委员会5日发出警告,新冠疫情对非洲的影响将是长期的,特别将严重冲击非洲的粮食安全。
非洲联盟委员会和平与安全委员切尔古5日发表声明称,新冠疫情对非洲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疫情会造成非洲国家选举以及政治改革的延迟,造成贫困进一步加剧以及区域不安全因素进一步增加。疫情可能导致非洲有更多的人面临粮食安全问题。
作为非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南非5日新增确诊8559例,累计确诊529877例,新增死亡414例,累计死亡9298例。
阿根廷卫生部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当天新增新冠确诊病例7147例,创单日新增最高纪录;累计确诊220682例;新增死亡127例,累计死亡4106例;累计治愈96948例。
卫生部公报显示,包括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在内的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累计确诊病例数占全国总病例数的90.47%。该国累计确诊病例中有0.5%属于输入性病例,27.8%是既有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56.3%由于社区传播而感染。
4
阿根廷单日新增病例 超7000例创最高纪录
阿根廷卫生部表示,该国感染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至59岁之间,确诊患者平均年龄为44岁,死亡患者平均年龄为75岁。
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日前宣布,将隔离措施延长至8月16日。他表示,随着一些行业开始复工,人员流动成为抗击疫情的最大问题。
5
研究表明: 新冠康复者仍有可能二次感染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报道,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对病毒具有免疫力,或是通过感染康复后获得自然免疫力或者是通过接种疫苗。然而,现在多个研究结果都表明,那些感染症状轻微或者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后不久,其血液中就不再有抗体存在。这一观察结果令人对抗体测试以及当下正在讨论的发放“免疫证书”的计划产生怀疑。
人体的免疫反应看来也不相同。通常,免疫系统可以依靠所谓的T细胞对病原体做出反应。一些T细胞激活B细胞后,由B细胞产生抗体,然后抗体抑制病原体的一些独特特征,并可以使其失去活性。
乍一看,血液中有特殊抗体似乎是此前有过感染的一个良好证明。但是苏黎世大学医院在对轻度或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检查时,在血液中并没有发现所谓的IgG抗体。而IgG抗体对免疫记忆非常重要。有了免疫记忆,当免疫系统再次与病原体接触时,就会做出更强和更快的反应。到目前为止,该研究结果尚未经过专家评定,也没有在专业期刊中发表。
根据一项初步调查结果,在110名最多只出现中度症状的新冠肺炎患者中,30%的人康复后血液检测没有相应抗体。研究人员在《自然·医学》月刊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无症状感染者血液中的抗体浓度短时间后便大幅度下降。
从这些研究结果来看,通过广泛的抗体测试可以了解感染范畴的说法值得怀疑。而且,很多新冠感染者康复后通过抗体产生的免疫力可能很快便消失。
来自德国汉堡本哈德-诺赫特热带医学研究所的雅各布斯说,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还不能确定抗体可以自动防止第二次感染。
6
卡介苗也能预防新冠感染?
《柳叶刀》:别滥用
新冠疫情还在蔓延,多国都在研发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疫苗。与此同时,专家也注意到一些“老”疫苗也可能发挥预防作用,原本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就是其中一个。多项调查和研究认为,卡介苗很可能发挥了减缓新冠病毒传播的作用,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新成果进一步支持了这项结论。
1921年问世的卡介苗是已上市的唯一一种抗结核病疫苗。在大部分结核病高发国家,新生儿出生不久就要接种卡介苗。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推行卡介苗强制接种政策的国家,新冠病毒感染率和病亡率相对较低。
然而,各国国情存在广泛差异,在社会经济状况、人口结构、农村和城市环境、新冠“大流行”波及时间、检测标准和检测数量以及国家防疫策略等多种因素干扰下,这些调查数据难以验证,因而充满争议。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近日在《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回顾了卡介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潜在生物学证据,并通过减少潜在干扰因素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在国情相似的各欧洲国家,一个国家的卡介苗接种率与新冠病亡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卡介苗接种率每提高约10%,新冠病亡率就会降低10.4%。
这一结果表明,卡介苗可能对新冠病毒感染确有保护作用。不过研究人员强调,这项“大尺度”研究还存在局限性,因此仍应持谨慎态度,需要通过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该研究的结论,并确认卡介苗接种和预防新冠重症之间的因果关联。
关于卡介苗对新冠病毒传播的影响,此前已有不同团队和机构给出了差异化的结论。
世界卫生组织在4月13日发布的每日疫情报告中指出,迄今还没有证据表明卡介苗可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因此不推荐通过接种卡介苗预防新冠。不过这一早期观点可能随着更多新发现而修正。
随着相关研究和讨论越来越多,多国已启动临床试验来评估卡介苗预防新冠感染效果。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负责的一项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从澳各地招募到2500多名医护人员,采用多点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以测试卡介苗是否能在高暴露风险下帮助抵御新冠病毒感染,或感染后不至于发展成重症。据媒体报道,荷兰、南非等国也开展了类似临床试验。
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4月底发表题为《对接种卡介苗以减少新冠感染影响的思考》的评论文章说,虽然有一定证据表明卡介苗或许对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有效,但相关临床试验完成之前,严格遵循世卫组织的建议非常重要,只能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使用卡介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滥用卡介苗也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