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早先是个火车司机。那个年代开火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他又是班组最年轻最帅的一个,前途一片大好。后来因为生了弟弟妹妹,辞职下海了。
创业伊始,筚路蓝缕。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挣的钱刚好够开支。上小学时,刚兴起电脑,我想学五笔,300多元的学费,家里拿不出来,爸爸在里屋的炕上蒙着头睡,我在外面屋的床上蒙着头睡。
自那之后,爸爸愈加早出晚归,经营生意,单位的领导同事们也多去照顾,家里的日子才过得宽裕些。我们姐弟仨也上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班,我学画画,妹妹学声乐,弟弟学跆拳道,那个时候上兴趣班的还不多,我们算是县城里超前的。五六年级时候,爸爸为了让我们接受更好的教育,相继把我们送去临县、市里的学校。我性格乖张,爸爸就选了管理严格的私立学校;妹妹性格内敛,就选了相对轻松的市里的学校;弟弟给他上最好的子弟学校。
2018年我入职广州铁路公安局衡阳处,今年妹妹到省医实习,弟弟在准备青岛航空的面试。我们仨渐渐长成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明理通达,乐观孝顺。
前段时间在奶奶家吃饭,爸爸说:“咱们家孩子多,别人家培养一个孩子的钱咱们家要培养三个,这么多年,我和你妈,就穿名牌没怎么满足你们,不过也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至于学习和发展的钱,甚至比一个孩子的家庭都投入的多。”
生活开支、教育投入,这都是大支出。我也是上了班,才懂得生活不易。
有记忆以来,爸爸就很少陪我们。他在山上一待好几个月,回家也常是喝得一身醉醺醺。以前他要抱我,我都躲开。现在我理解了,他却抱不动我了。
还记得报考警校时候,我极不情愿,在奶奶家院子满地打滚。爸爸看见了,瞪了我一眼:“就你这个性格,再不管管还得了。”临走时告诉家里人不能哄我,任我瘫着。
我演了一会儿苦肉计,悻悻起来了。
那以后一个多月爸爸几乎没跟我说话,开学前一天,一家人吃完晚饭坐在客厅看电视,爸爸突然对我和妹妹说:“女孩子,不求你们有多大出息,只要乐观、善良、进取就好。”
我一下子明白了,爸爸对我的“冷漠”不是生气,更不是失望,是他独特教育方式的一部分。“乐观、善良、进取”也成了我大学时代的信条,我一直以此为标准,修身修心,止于至善。
毕业以后,我选了湖南的岗位。我妈三天两头打电话让我想办法放弃,爸爸知道以后,宽慰道:“没事的,没事的,你们这一代人,应该把地域看得淡些,现在交通都很方便,在哪都能定下来,发展好。湖南山清水秀,怎么都比我们这天天刮大黄风好。”
后来听我妈说,自我南下,爸爸每天都看湖南台的新闻联播。
日子越过越宽裕,我们仨越来越稳定,爸爸却越来越唠叨,公务员因为发微信违纪,他也给我发过来,叮嘱我删删朋友圈;衡阳有什么社会新闻,他都第一时间给我发来,叮嘱我注意安全;前几日湖南下暴雨,一向不怎么多话的爸爸一天三个电话问我衡阳的情况。
北京新增病例,妹妹刚去医院实习,爸爸跑遍县城里所有的医院,几乎把人家口罩都买了,塞了半箱子口罩和消毒液开了五六个小时高速送过去。
弟弟今年面试,爸爸早早让他去健身房打工,说多见见人,锻炼锻炼口才,面试时候用得上。
那天夜里,我梦到小时候大半夜嚷嚷着要吃雪糕,爸爸把我架在脖子上,挨个敲供销社的门,人家老板都睡了,他大声说“我女要吃雪糕。”
醒来泪湿枕头,爸爸老了,再也不能把我架在脖子上了。和爸爸共同的记忆也不多,他总在忙,说得话也少,可正是那寥寥数语,引导了我人生路上每一次重要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