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几段“女孩考上清华跪谢父母”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火了。然而,有人很快发现,视频主角之一的父亲一会儿是“工地上的工人”,一会儿是“捡瓶子的拾荒者”,一会儿又是“病床上的植物人”……原来,剧情是虚拟的,场景是摆拍的。网友忽然觉得,有种受骗的感觉,那因感动流下的眼泪是多么不真实。
然而,面对网友指责,该视频作者倍感委屈。“我从来就没说过我的段子是真实的。”他辩解说,这本来就是一个正能量的段子,他是想让小孩子知道父母不容易,有错吗?时下,2020年高考落下帷幕不久,不少考生还在忙着填报志愿。此时,拿困难家庭的女孩考上清华做底本,在真实街头场景中以草根形象出演,可谓把情绪铺陈和渲染做到了极致。如果不是迫于批评的压力,视频作者也有可能不会做出解释。
实际上,视频作者在发布视频的几天之内,避而不提剧情虚构的事,目的就是利用粉丝对真实性的期待,一步步吸引流量。如果像他在辩解中所说的,可以拿该系列视频和韩剧类比,那么笔者倒要反问一句:“女孩考上清华跪谢父母”的系列视频谈何艺术性和创造性,又如何与那些优秀电视剧相提并论?
可见,视频作者的辩解有多么苍白无力。所谓传播正能量,不过是他获取流量的一个道具,随时可以“穿”“脱”。从本质上来说,“正能量类”短视频和那些“卖惨类”的视频一样,都是哗众取宠之作。难怪网警发文提醒,希望大家传播真正的正能量,而不是靠编造吸引“毒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