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7月30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间惨剧岂是消遣之“梗”?
  ■张婉祎

  备受关注的“杭州女子失踪案”终于水落石出。据来女士丈夫许某某初步交代,其因家庭生活矛盾对妻子产生不满,于凌晨在家中趁妻子熟睡之际,将对方杀害,分尸并抛弃至化粪池内。目前,许某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残忍的案情令人不寒而栗,面对此案,正常的人是笑不出来的。然而,竟有部分人在网上恶意消遣此案,随意造“梗”,将与案情有关的细节作为“段子”互相调侃、互开玩笑,并博得眼球、吸引流量。如,“化粪池警告”“不听话两吨水解决一切问题”“杭州同款绞肉机”等自以为“搞笑的梗”在互联网不断流传。

  如此恶劣的人间惨剧岂能作为调侃对象?这些肆无忌惮的“玩笑”,又暴露着怎样的一种扭曲心态?

  毋庸置疑,这些“梗”不是“梗”,更不好笑,其轻浮、戏谑的言语背后不仅挑战着公序良俗的底线,还对社会舆论造成极为严重的误导效应。恶性事件的产生是令人愤怒、焦虑以及恐慌的,引发网友广泛讨论实属正常现象。但是恶意渲染、调侃细节便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也是对受害者及其家人的二次伤害。更需要关注的是,许多“恶趣味”的延展性评论无形间加剧了两性关系的矛盾,让女性产生对婚姻的恐惧心理和信任危机。而本应探讨的女性安全与保护、两性关系健康发展的话题,却反而显得“无人问津”、置之不理。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内容并无恶意,不必上纲上线,大可宽容一些。可是,当我们宽容了罪恶,谁又来宽容无辜的生命、鲜活的人生?这些越过雷池的“搞笑”是在他人的伤口上撒盐,是对法律的冷漠,缺乏基本的道义与善良。网络环境非法外之地,每一句没有底线的“玩笑”,都可能无意间给他人埋下“罪恶的种子”,打开黑暗之门。

  须知,网络清朗是每个人的责任,无知并不“搞笑”,冷漠更不值得“跟风”。希望我们能尊重他人的痛苦,严肃对待生命,用善意拥抱社会,抚慰悲剧带来的苦楚与不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人间惨剧岂是消遣之“梗”?
警惕『买烧鸡送旅游』的消费陷阱
依法追究恶意滋扰“120”行为
假的“正能量”,真的“毒鸡汤”
说道说道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人间惨剧岂是消遣之“梗”? 2020-07-30 2 2020年07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