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51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0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201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935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7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42例(其中重症病例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81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693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7248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108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例(境外输入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0例(境外输入7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49例(境外输入80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459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958例(出院1302例,死亡1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455例(出院440例,死亡7例)。
A
北京连续15天
无新增报告确诊病例
在21日下午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表示,北京已连续15天无新增报告确诊病例,目前所有街乡均为低风险地区。
高小俊通报,7月21日0时至15时,北京市报告出院病例17例,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密切接触者。6月11日至7月21日15时,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35例,已出院248例,现有在院87例,无危重病例、重症病例,无疑似病例,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有9人。
虽然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趋稳向好,高小俊表示,“大考还未到交卷时”,仍需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放松,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特别是每个人都要做好自身防护,把疫情期间形成的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等好习惯、好做法融入个人日常工作生活中,履行好个人防控责任。
“当前天气炎热,有的市民朋友不戴口罩或没有科学佩戴口罩,在此提醒大家,在当前形势下,不但要适时正确佩戴口罩,还要科学佩戴口罩。”他说。例如,与他人1米内近距离接触,在人员密集、封闭拥挤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情况下必须佩戴口罩。
B
来华航班乘客
登机前5天内须完成核酸检测
为确保国际旅行健康安全,降低疫情跨境传播风险,民航局、海关总署、外交部21日发布《关于来华航班乘客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登机的公告》,对来华航班乘客实行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登机的做法。
公告说,搭乘来华航班的中、外籍乘客在登机前5天内完成核酸检测。检测应在中国驻外使馆指定或认可的机构进行。
中国籍乘客通过防疫健康码国际版小程序拍照上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国籍乘客凭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向中国使领馆申办健康状况声明书。
有关航空公司负责在登机前查验健康码状态和健康状况声明书。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乘客不能登机。各航空公司应严格履行查验手续。
公告说,乘客提供虚假证明和信息,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中国大使馆将认真评估驻在国核酸检测能力,并在具备条件的时候发布具体实施办法。
C
世卫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死亡病例超60万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0日10时(北京时间20日16时),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29780例,达到14348858例;死亡病例较前一日增加5111例,达到603691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则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1日7时45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达14632087例,死亡病例为608572例。美国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确诊病例达3816427例,死亡病例为140879例。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0日表示,全世界最贫穷和最脆弱人群面临的疫情风险尤其高,其中包括居住在城市或偏远地区的原住民。他呼吁加强对病例接触者的追踪以打破传播链,给原住民更多帮助。
南非政府发言人威廉姆斯20日说,近日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南非矿业资源和能源部长曼塔谢已从居家隔离转为入院治疗。除曼塔谢外,南非就业和劳动部长恩克塞西、国防和退伍军人部长马皮萨-恩卡库拉此前也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目前,马皮萨-恩卡库拉已经康复,恩克塞西仍在居家隔离。
由于法国一些地区新冠疫情出现反弹,法国从20日开始执行强制要求民众在封闭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法令。根据此前颁布的法令,从20日起,法国11岁及以上民众在封闭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违者将被处以135欧元罚款。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截至20日21时(北京时间20日20时)统计,日本国内当日新增新冠死亡病例2例,累计死亡988例。加上“钻石公主”号邮轮死亡病例13例,死亡病例总数达到1001例。
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20日表示,随着前一阶段疫情呈现好转趋势,马来西亚已允许大部分社会和经济活动恢复,但疫情尚未结束,民众应保持警惕,通过自身行动防止疫情反弹。
智利总统皮涅拉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该国“分步骤、灵活实施”的解封计划。皮涅拉说,一旦疫情反弹则需重新收紧防疫措施,而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规定需要长期遵守。
D
多国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数据密集发布
新冠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人们期待安全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最近一段时间,多个国家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取得进展,在有关医学期刊上密集发布了疫苗的临床试验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7月20日更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至少有24种新冠病毒疫苗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另有142种候选疫苗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仅20日一天就有多个好消息出炉。当天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分别发表了来自中国团队和英国团队的两项新冠病毒疫苗研究成果。
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江苏省疾控中心朱凤才教授等研究人员当天发表论文说,他们对一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开展了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种疫苗是安全的,并能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应答。
朱凤才在《柳叶刀》发布的新闻稿中说,与1期临床试验相比,2期临床试验为疫苗在更大范围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这是评估候选疫苗的“重要一步”,团队目前正在开展3期临床试验。
同一天,英国牛津大学团队在《柳叶刀》发表报告说,一项涉及1077名健康成年人的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取得初步成果。试验中接受评估的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疫苗能诱导人体免疫系统出现较强免疫应答,并且不会引起严重副作用。团队目前正在英国、巴西和南非开展更大规模的疫苗临床试验。
同样在20日,俄罗斯、德国等国科研人员也公布了有关疫苗项目的研发进展。
俄罗斯国防部和“加马列亚”流行病与微生物学国家研究中心的新冠病毒疫苗项目完成了一些志愿者的临床试验。俄国防部表示,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接种疫苗的志愿者都产生了免疫反应,而且没有副作用。该疫苗由“加马列亚”流行病与微生物学国家研究中心研制,6月启动1期临床试验,共计38名志愿者分两批接种。
当天,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和辉瑞公司也公布了双方共同开发的一种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临床试验初步数据,疫苗诱导人体产生了稳健的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应答。总计48名志愿者间隔21天,接受了两次不同剂量的疫苗接种,另有12名志愿者接受了一次疫苗接种。
本月早些时候,其他一些国家的科研机构也报告了新冠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7月14日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在美国开展2期临床试验的疫苗mRNA-1273激发了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且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
此外,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等机构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团队也在本月报告了积极成果。
尽管有关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捷报频传,但专家也指出,疫苗开发和临床试验存在不确定性,还存在病毒变异等诸多风险和挑战。专家呼吁对待疫苗研究要保持客观、理性的科学态度。
世卫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7月3日说,新冠病毒疫苗的交付暂无确切时间表。虽然目前有些候选疫苗的初步试验数据让人充满希望,但仍无法预测哪一种疫苗在临床上完全有效。到今年年底可能会有候选疫苗显示出对新冠病毒有效,但关键问题是疫苗产能能否跟上需求。
沙特阿拉伯《中东报》近日刊文称,虽然一些医药公司宣布其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在临床试验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科研人员警告不要过于乐观,要等待进一步的试验结果。
美国默克制药公司首席执行官肯尼思·弗雷泽说,不能保证正在研制的疫苗会有效。
还有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者痊愈一段时间后,体内抗体水平会下降。新冠病毒疫苗如何提供足够长久的免疫保障、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问题,都需要各国科研团队共同努力。
在新冠病毒疫苗正式面世之前,世卫组织呼吁,所有国家应始终如一地采取“全政府、全社会”的防控措施。
综合新华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