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人山人海,肩挑手提,穿山凿洞。1972年,人可胜天,引水成湖,一望无际。常宁天堂湖,是很多人工水库的缩影。
半个世纪前,水库蓄水是为养人,而半个世纪后,蓄下的这深不可测的“地表蓝”,养山养林养风水,仍在滋养着一方生灵。
航拍天堂湖,更知桑田沧海——那些岛与半岛,原来是一个个山头。航拍天堂湖,才知沧海一粟——号称衡阳最大人工湖的天堂湖,原来是百米高空的一块蓝色。在地图上,它大概有多大?地球上,还有多少这样的“地表蓝”?
人们常说,站在地表,仰望星空,才知宇宙浩瀚、自我渺小,才知进取。而反之,停在半空,俯视地表, 也会发出经年变化、可改山河,因势利导、成就人为的感叹。
以前的山区村落,现在成了湖区人家, 半个世纪的社会发展,他们的生活、习俗,有着怎样的坚守与迁徙?水库变景区,又蓄满了怎样的期盼?
读图的你们,凝神之时,想不想走进这些人家,走进一片蓝色的遐思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