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衡阳是抗战名城,将抗战文物捐献出来,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并了解这段历史。”47岁的古玩爱好者刘鉴华将珍藏多年的2件抗战史料及一枚炮弹残片捐赠给衡阳抗战纪念馆。刘鉴华称,这些抗战文物及史料展现了一段段鲜活的历史,真实客观地再现了爱国救亡、浴血奋战的史实,抗战文物走进大众视野,能更好地传承红色记忆,教育后代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19日上午,在市抗战文物征集工作办公室,记者看见一锈迹斑驳的炮弹残片,一张泛黄的存根和一份旧报纸。名为《学生报道》的报纸上,“救亡运动在广州”“济南学生救国会正式成立”等蝇头小字清晰可辨,长方形的存根上,“抗日救亡捐款”红色字迹赫然醒目。刘鉴华告诉记者,《学生报道》上平实的文字客观记录了学生爱国救亡运动,他们不屈抗争一致抵御外侮,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跃然纸上;重约4公斤的炮弹残片是衡阳出土的实物,见证了战争的惨烈。
从事古玩收藏达10年之久的刘鉴华介绍说,两件抗战史料是5年前自古玩市场收购的,巴掌大小的存根易招虫啃,为了保存好抗战史料,他特地购买了樟脑丸驱虫避害,将纸质史料装入信封,存入木箱,妥善珍藏起来。将这些压箱底的“宝贝”捐献出来,为宣传衡阳抗战文化,传承红色记忆尽绵薄之力,是自己的夙愿。市抗战文物征集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两件抗战史料及一枚炮弹残片保存较为完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